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咏花名句

翁元龙《绛都春秋晚,海棠与黄菊盛开》咏秋海棠诗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翁元龙《绛都春秋晚,海棠与黄菊盛开》咏秋海棠诗赏析

秋海棠·绛都春秋晚,海棠与黄菊盛开咏秋海棠诗鉴赏

翁元龙

花娇半面,记蜜烛夜阑,同醉深院。衣袖粉香,犹未经年如年远。玉颜不趁秋容换。但换却、春游同伴。梦回前度,邮亭倦客,又拈笺管。慵按。梁州旧曲,怕离柱断弦,惊破金雁。霜被睡浓,不比花前良宵短。秋娘羞占东篱畔。待说与、深宫幽怨。恨他惰淡陶郎,旧缘较浅。

本词合咏海棠与黄菊,上片的重点在海棠,下片的重点在黄菊。海棠花主要有四个品种,都是木本,其中的“贴梗海棠丛生,单叶枝,作花磬口深红,无香不结子。新正初开。亦有四季花者。花五出,初极红,如胭脂点点然。及开则渐成缬晕。至落则如宿妆残粉矣。”(见春晖堂花卉图说卷二)据此,我们可知本词中的海棠正是贴梗海棠。

“花娇半面,记蜜烛夜阑,同醉深院”三句写作者看到眼前开放着的艳丽的海棠花所引起的回忆。“花娇半面”是说海棠花太美了,比当年梁元帝徐妃的半面妆还要娇媚可爱。据南史后妃传载:“梁元帝徐妃无容质,不见礼。帝二三年一入房。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记蜜烛”二句是说曾记得春季里在更深夜静之时,我在深邃的庭院中因为观赏你——海棠花而陶醉。“醉”字还有一个功能,人酒醉则脸色红晕,以此暗示海棠花“渐成缬晕”的颜色与神态,含有“红”的意思在内。“衣袖粉香,犹未经年如年远”,时间所隔并不太远,我衣袖上花粉的余香似乎还在,虽没有经过一年却感到好象经历了很久很久似的。此语道出了作者对春季时海棠开花景象的留恋,并以此反衬出秋季中又逢海棠盛开的喜悦。“玉颜不趁秋容改,但换却、春游同伴”三句是拟人化手法,说海棠花与其它同伴不同,她并不因秋季的来临而改变其玉貌,而是与在春季中一样装饰着人间,所不同的只是春季里同时开放的姐妹们都不见了,其同伴却“换”成了秋天始开的黄菊。此句承上启下,使人们马上联想到了她的新伙伴——黄菊花。“梦回前度,邮亭倦客,又拈笺管”是过渡句,大意是说,坐在邮亭驿舍中的自己从对海棠往事的追忆中清醒过来,又铺纸提笔要赋新词了,于是转为下片对黄菊的吟唱。

“慵按。梁州旧曲,怕离柱断弦,惊破金雁”几句出自何典不详,大意是说,自己不敢去奏那梁州旧曲,怕哀怨的乐声惊醒了正在酣睡的菊花。下句紧承而来的“霜被睡浓,不比花前良霄短”伸足此意。看吧,黄菊正盖着浓霜做成的晶莹的素衾在香甜地酣睡着,当您挚着多情地去欣赏她的时候,就会感觉时间过得真快,甚至于比“花前良霄”的幸福时光还要短暂。这句话委婉地道出了作者对菊花爱得深沉,赏玩不够的心理状态。“秋娘羞占东篱畔”一句用典,极力夸赞菊花的美貌与神韵,就连以嫉妒著名的“秋娘”也羞于占据东篱旁边的地方,心甘情愿地把它让给那鲜艳高洁的菊花。据东府杂录载:“望江南曲始自朱崖李太尉,镇淮西,日为姬谢秋娘所制”,白居易琵琶行诗中说“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这位忌妒成性的秋娘都自愧弗如,可见菊花的姿色神韵是无与伦比的。结尾四句“待说与、深宫幽怨。恨他惰淡陶郎,旧缘较浅”是赞美菊花不慕富贵,保持自我独立人格的高尚节操。在将要与她倾吐居于深宫生活的幽怨之时,她却不屑一顾,比当年的陶渊明对功名富贵的感情还要淡薄。“惰淡陶郎”是惰淡于陶郎的意思。陶郎是指东晋的高隐陶渊明。续晋阳秋曰:“陶潜无酒,坐宅边菊丛中,采摘盈把。望见王弘遣送酒,即便就酌。”陶渊明酷爱菊花,曾写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是位淡泊于仕途的高洁之士,所以这里便把菊花和陶渊明联系起来。

综上分析,本词的上下两片各有侧重,在各片中对两种花的描绘也各有选择,对海棠花突出其艳丽的芳姿,对黄菊则渲染其高洁的气节,前者在形,后者在神,各取所长,甚为得体。

猜你喜欢
  • 《嘉平八日祷雪崇福观集霰随车至晚大雪凡三日赏析》

    【原题】:嘉平八日祷雪崇福观集霰随车至晚大雪凡三日广文邵丈志喜赋诗勉和元韵

  • 郭立泉《大地上那片摇曳的风情》

    一黄河口的庄稼里,论最好吃的当然是小麦,论最好看的就应该是高粱了。高粱天生一副模特的身材,高挑的个子,纤美的腰身,粉红的面容,像风

  • 鲁迅《风筝》散文全文

    风筝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

  • 古典文学作品《单刀会(第四折)》原文|注释|精注|赏析

    (鲁肃上,云)欢来不似今朝,喜来那逢今日。〔2〕 小官鲁子敬是也。 我使黄文持书去请关公,欣喜许今日赴会,荆襄地合归还俺江东〔3〕。英雄甲士已暗藏壁衣之后,令人江上相候〔4〕,见船到便来报我知道。 (

  • 左传全集《陈公子完奔齐》原文赏析与注解

    陈公子完奔齐 (庄公二十二年) 【题解】 本文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同时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含量。陈完没接收卿位时所引的逸诗,实际上

  • 苏轼《《秧马歌》序》原文|赏析|鉴赏

    苏轼 过庐陵,见宣德郎致仕曾君安止,出所作《禾谱》,文既温雅,事亦详实。惜其有所缺,不谱农器也。予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以榆枣为腹,欲其滑; 以楸桐为背,欲其轻。腹如小舟,昂其首尾;背如覆瓦,以便

  • “五十步笑百步”注释、译文和感悟

    梁惠王 ① 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 ② 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 高适适《杂曲歌辞·蓟门行五首》全诗赏析

    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元戎号令严,人马亦轻肥。羌胡无尽日,征战几人归。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一朝事将军,出入有声名。纷纷猎秋草,相向角弓鸣。蓟门逢古老,独立思氛氲。一身既零丁,头鬓白纷纷。勋庸今已

  • 韦应物《送李儋》全诗赏析

    别离何从生,乃在亲爱中。反念行路子,拂衣自西东。日昃不留宴,严车出崇墉。行游非所乐,端忧道未通。春野百卉发,清川思无穷。芳时坐离散,世事谁可同。归当掩重关,默默想音容。

  • 李慈铭《丁丑九月京邸大风感怀》感怀之作

    这是一首因风感怀之作。首联即破题,极状风之“大”。以下三联均为感怀。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