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凭《千叶桃花》咏桃花诗赏析
桃花·千叶桃花咏桃花诗鉴赏
杨凭
千叶桃花胜百花,孤荣春晚驻年华。
若教避俗秦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
千叶桃,桃之一种,又名碧桃,重瓣,不结果实。
一般咏物诗词,多要描写花草的外貌特征。而此诗却一反常规,并无一句触及花之容色韵姿。开头一句“千叶桃花胜百花”,便突兀而起,大有压倒众芳之势。与其说是一句诗,还不如说是一句花的判词。千叶桃花何以胜得百花,此判词又自何而来,平平常常一句话,却攫住了读者的心魂。此即所谓开门见山,平地挐人的手段。
“孤荣春晚驻年华”,便是首句“胜百花”的注脚。春光熙微,百花盛开,东风骀荡,游人心醉,自是一番景致。然而一旦东君无力,众芳摇落,却难免让多情仕女怜惜落红,黯然神伤。在这凄凄惨惨的景象中,唯有千叶桃一枝独秀,留住了春光韶华,复苏了伤情人儿的春心爱意,为人世间的幸福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所以说她“胜百花”毫不过分,回头再看第一句,便觉得格外有力。作者至此,已勾勒出了千叶桃花的特征,但仍嫌不够,于是又加烘托:“若教避俗秦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这里用了陶潜桃花源记事。避俗的秦人住进了世外桃源,此处“河源”即指桃花源。自然世间的桃花比不得桃源仙境的桃花。可是这千叶桃花,不仅胜过世间“百花”,纵然是仙境里的桃花也比她不得。不信,你就让“避俗秦人”见了这“千叶桃花”,他肯定会向他桃花源的老朋友去夸的。为什么夸?自然是好看,没见过。怎么夸?夸什么?必定会给读者留下余地去回味咀嚼。
这首绝句,中心在“胜百花”三字。“百花”既包括人间众芳,还含盖了世外桃花。尤其是末二句,不但用典恰切,天衣无缝,又且似天外飞来之笔,烘云托月,出神入化。如此咏花,妙不可言。
-
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及兹烦见示,满目一凄恻。悲风生微绡,万里起古色。锵锵鸣玉动,落落群松直。连山蟠其间,溟涨与笔力。有练实先书,临池真尽墨。俊拔为之主,暮年思转极。未知张王后,谁并百代则。呜呼东吴
-
楚国白公之乱 (哀公十六年) 【题解】 本文描写了一场宫廷叛乱从开始到平息的全过程,也揭露出一些王公贵族们纷争和彼此残杀的内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形容女子成熟稳重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形容女子性格沉稳的古诗词,形容女子性格沉稳的古诗词,形容女人漂亮稳重大气有涵养的诗。1.千秋无绝色!悦目是佳人!倾国倾城貌!惊为天下人!2.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3.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4.俏丽若三春之
-
我昔在东武,吏方谨新书。斋空不知春,客至先愁予。采杞聊自诳,食菊不敢余。岁月今几何,齿发日向疏。幸此一郡老,依然十年初。梦饮本来空,真饱竟亦虚。尚有赤脚婢,能烹赪尾鱼。心知皆梦耳,慎勿歌归欤。
-
閤中同直前春事,船里相逢昨日情。分袂二年劳梦寐,并床三宿话平生。紫微北畔辞宫阙,沧海西头对郡城。聚散穷通何足道,醉来一曲放歌行。 作品赏析閤中:一作阁中分袂①二年劳梦寐?并床三宿话平生②①分袂:分别。
-
浅妄书浅妄书 【原文】 俗间所传浅妄之书,如所谓《云仙散录》、《老杜事实》、《开元天宝遗事》[1]之属,皆绝可笑。然士大夫或信之
-
日出入行 李白 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 历天又入海,六龙所舍安在哉? 其始与终古不息。 人非元气安能与之久裴回。 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 谁挥
-
班彪:北征赋 班彪余遭世之颠覆兮,罹填塞之阨灾。旧室灭以丘墟兮,曾不得乎少留。遂奋袂以北征兮,超绝迹而远游。朝发轫于长都兮,夕宿瓠
-
信之忍第二十四信之忍第二十四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而不立。尾生以死信而得名,解杨以承信而释劫。 范张不爽约于鸡黍,魏侯不失信于田
-
秋光好,正宜出游,秋游的乐趣,实在不让春游,这就是苏东坡所谓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啊! 笔者年来隐居姑苏台畔,天天以灌园为事,厮守着一片小园,与花木为伍,简直好像是井底之蛙,所见不广,几几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