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载《碧桃》咏桃花诗赏析
桃花·碧桃咏桃花诗鉴赏
杨载
一枝如玉照方春,几度凭阑欲殢人。
翠被夜寒愁洒泪,珠帘月冷怕伤神。
刘郎陌上栽仍旧,王母池边赏又新。
不是梨花雪飘树,望中清绝更无伦。
碧桃是一首赞美桃花的诗。
“一枝如玉照方春,几度凭阑欲殢人。”开头两句便直入碧桃,但不是写其全貌,而抓住“一枝”,这“一枝如玉”,便显出其特有的神韵,恰有“一枝红杏出墙来”之妙。春天,百花盛开,连微微的春风里也飘荡着花香,沁人心脾,一枝如玉的碧桃映照着芳春,诗人一度又一度地依靠着阑干,被其眼前的景色所深深吸引了、困忧了。殢(ti替,又读ni泥,去声),困忧,纠缠。柳永玉蝴蝶词:“要索新词,替人含笑立尊前。”这里的“替”,即有困忧、纠缠之意。写诗人的复杂情感。
“翠被夜寒愁洒泪,珠帘月冷怕伤神。”翠,青绿色。这里指桃树叶。青绿色的桃树叶在早春的夜寒中“愁洒泪”,从珠帘中看去,连月光也带着清辉,真怕伤神。这一语双关,写出了一种凄冷的心境和情绪。
“刘郎陌上栽仍旧,王母池边赏又新。”刘郎,指刘禹锡。刘禹锡在元和十一年自郎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中写道:“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陌,本是田间小路,这里借用为道路之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原诗为:“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紫陌,指帝都郊野的道路。玄都观,隋唐道观名。原名通道观。改名玄都,在长安县崇宁坊,后废。作者以“刘郎陌上栽仍旧”来说明桃树已早就存在了,可是“王母池边赏又新”,王母,即西王母,神话中的美貌女神。在王母池边欣赏那桃树、桃花,都别有一翻新意。
“不是梨花雪飘树,望中清绝更无伦。”梨花,春天开放时一片洁白,如冬天的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梨花”是指雪花,用梨花来形容雪花的洁白挂满枝。碧桃中用“不是梨花雪飘树”,来形容“望中清绝更无伦”,即看着碧桃,特别是那种清幽、洁净之态,更是无以伦比的。
这首七律诗,文字清丽,意境清幽,好似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活脱脱地将碧桃形象勾勒出来,留给人们一种清幽而深邃的碧桃图。
诗中运用刘郎戏赠看花诸君子的典故,但又赋予它以新的含义,原诗是离开后栽的,而碧桃中以“栽仍旧”,并且“赏又新”来说明眼前的碧桃不同于一般同类。诗人有其独特的感受,爱碧桃之深之切,溢于言表。
-
〔题解〕 凡《鸿烈》之书二十篇,略数其要,明其所指,序其微妙,论其大体,故曰“要略”。 〔一〕 夫作为书论者 ① ,所以纪纲道德 ② ,经纬人事 ③ ,上考之天,下揆之地 ④ ,中通诸理。虽未能抽引玄
-
【原文】 予少家汉东 ① ,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诗经·小雅·车辖》,重道立德类名言句子
-
《良医之门多病人,櫽栝之侧多柱木.》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师道类名言赏析《良医之门多病人,櫽栝之侧多柱木。》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一日日,作老翁。一年年,过春风。公心不以贵隔我,我散唯将闲伴公。我无才能忝高秩,合是人间闲散物。公有功德在生民,何因得作自由身?前日魏王潭上宴连夜,今日午桥池头游拂晨。山客砚前吟待月,野人樽前醉送春。
-
《张抗抗牡丹的拒绝》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张抗抗 它被世人所期待、所仰慕、所赞誉,是由于它的美。 它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俗。它的美是早已被世人所确定、所公认
-
凄怆郇瑕色,差池弱冠年。丈人叨礼数,文律早周旋。台阁黄图里,簪裾紫盖边。尊荣真不忝,端雅独翛然。贡喜音容间,冯招病疾缠。南过骇仓卒,北思悄联绵。鵩鸟长沙讳,犀牛蜀郡怜。素车犹恸哭,宝剑谷高悬。汉道中兴
-
[原 文] 宋①有富人,天雨②墙坏③。其子曰:“不筑④,必将有盗⑤。”其邻人之父⑥亦云⑦。 暮而果大亡⑧其⑨财,其家甚⑩智其(11)子,而(12)疑邻人之父。 [注 释] ①宋:西周初期受封的诸侯国,
-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木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以耗
名言: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木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
崔国辅妾有罗衣裳,秦王在时作。为舞春风多,秋来不堪著。崔国辅,吴郡(治今江苏苏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