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真《菩萨蛮咏梅》咏梅花诗赏析
梅花·菩萨蛮咏梅咏梅花诗鉴赏
朱淑真
湿云不渡溪桥冷,蛾寒初破东风影。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
同许多孤傲、失意的文人一样,作者也酷爱梅花。翻开断肠诗集,立题咏梅诗便有十几首,语涉梅事的,倘不在此例。这首菩萨蛮,便是一篇“清新婉丽,蓄思含情”,令人“一唱三叹”的咏梅佳作(引语均见于魏仲恭的朱淑真断肠诗词序)。
词的上片,在浓重的背景下,描绘出梅的俏丽花枝。开端两句,便勾勒了一幅凄冷的画面。“湿云”是带雨的乌云,“不渡”,写凝聚的气氛。小桥流水,本是诗中常见之景,着一个“冷”字,便突出了冬末春初的时令。这是词眼所在,引出一系列文字。“蛾寒”,一作“嫩寒”。“蛾”通“俄”,这里是“轻寒”、“微寒”之意。有人以为这一段写的是隆冬的景色,细玩“湿云”“东风“等语,似觉不确。初春的夜里,乌云凝聚而春雨未至,显得溪桥更加清冷。春寒料峭,生机萌动的草木,在东风里轻摆着枝条。这两句笔法柔婉细腻,令人感到压抑中带着寒意,确为“词中佳句”(董其昌语)。
接着转入主近景的描绘。先循声而写溪水,一个“长”字,状潺潺水声,由近而远,连绵不断,更觉空旷寂静。在精心地完成衬景、近景的勾画以后,词人才在上片的最后一句正面点出主题:“一枝和月香”。一枝独秀,往往更能鲜明地表现梅的舒展、俏丽。然而,词人并没有着意于形、色的状写,而是在溶溶的月色下托出一个“香”字,以表现梅的孤寂清高,内美超俗,人谓词人“运笔简净,笔有余闲”,实为当评。
朱淑真的咏物词,往往人随景至。本词下片,人与花形影相吊,直抒郁闷之情。梅花依旧,年年斗雪迎春,尚能够惹人爱怜;佳人易老,却早减了玉肌,只落得孤苦凄凉! 李易安有“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佳句,朱淑真也曾咏叹“窗上梅花瘦影横”。这里拈来“瘦”字,也暗含相比之意。有情之人,面对无情之梅,那结果只能是人瘦人自知了。困此,下句自然引出一个“独”字。“独自倚阑干”,又正碰上那孤傲的“一枝”,真是“临风对月,触日伤怀”!结尾句将时间推移到夜深,写人的心事重重,久久难寐。“花正寒”的“寒”字,照映了开端的“冷”,使全词上下一片悲凉之气,明里写花,暗里写人,大有凄风彻骨之感。
本词题为咏梅,全篇不着一个“梅”字,却无处不在写梅。宋沈义父乐府指迷云:“咏物词最忌说出题字”,本篇正得其妙。
-
张祜的《题金陵渡》描绘了金陵河景,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这首诗充满着对家园的思念之情,通过艺术手法将自然景色与人情交织在一起。诗中使用了豪放的笔墨,描绘了江水的宽广和壮丽,表达了张祜对金陵的热爱之情。通过诗中的描绘,读者可以感受到祜笔下的江水之美,同时也能体会到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不仅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更是一首表达乡愁的经典之作。
-
在川南古蔺双沙,有一处人称桃花源的地方,那便是陈坪村下辖的蜂岩古村庄,2018年被国家列入全国传统村落名录,现有69户人家,近300号
-
【4484】细说在美国留学就业的那些事(张志宏著,中国纺织出版社,14 5万字,2019年4月第1版,39 8元)5辑:[1]我看美国教育;[2]孩子是父
-
名言: 运筹策帷帐之中, 决胜于千里之外。 注释: 筹策: 计谋。帷帐: 将帅的营幕。 句意: 在军营帐幕中策划战略计谋, 能使在千里之外作战的军队获取胜 利。 出处: 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
扫断马蹄痕,衙回自闭门。长枪江米熟,小树枣花春。向壁悬如意,当帘阅角巾。犬书曾去洛,鹤病悔游秦。土甑封茶叶,山杯锁竹根。不知船上月,谁棹满溪云? 作品赏析此诗忆昌谷山居之清幽。注:1:奉礼:奉礼郎。原
-
【4373】我的应许之地:以色列的荣耀与悲情(〔以〕沙维特著,简扬译,中信出版社,44万字,2016年1月第1版,68元)共17章:[1]初见,1897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介绍羊肉泡馍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涮羊肉的古诗词,关于涮羊肉的古诗词,介绍羊肉泡馍10到20字。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曾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赞美诗句。羊肉泡馍肉烂汤浓、香醇味美、粘绵韧滑,一年四季皆可食用,冬季吃了最好。清晨凛
-
季冬忆淇上,落日归山樊。旧宅带流水,平田临古村。雪中望来信,醉里开衡门。果得希代宝,缄之那可论。
-
小马哥:
-
垄头远行客,垄上分流水。流水无尽期,行人未云已。浅才登一命,孤剑通万里。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