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昂《山丹花》咏山丹花诗赏析
山丹花·山丹花咏山丹花诗鉴赏
周昂
浪蕊谁能记,山丹旧所闻。
卷花翻碧草,低地落红云。
寒雨沾衣久,溪风入把勤。
莫言羌妇丑,谁识汉昭君。
这首咏山丹花小诗写山丹花并不是名贵之花,但也却自有姿色,为人所喜爱。首句“浪蕊谁能记,山丹旧所闻”意思是众多的浮花浪蕊,数不胜数,记不胜记,可能都忘怀了。但唯山丹花,早就听有传闻,似乎还时时记得。这句起得平实,为山丹花张目而又令人浑然不觉。接着写山丹花“卷花翻碧草,低地落红云”,当它盛开时,其瓣反卷,有碧草为之陪衬。随枝而低,又好象红云降落。宋人刘克庄有“惊问红云甚处来”形容山丹花。山丹花易落,诗人写其有如“落红云”,又“翻碧草”极有动态感。而第三联“寒雨沾衣久,溪风入把勤”则将山丹花拟人化。那山溪旁的风风雨雨颇有凉意,侵袭着山丹花,好似沾其衣欲湿,入其把也频仍。这位佳人能经受得了吗。(把,手把,这里拟指枝干。)最后诗人总括曰“莫言羌妇丑,谁识汉昭君”,不要说羌地女子丑,有谁认识汉代昭君呢?认识汉昭君机会太少,而见羌妇机会极多。昭君固然美,但也不要说羌妇不美。这是以羌妇喻山丹花,以昭君喻名花,即前面所说浪蕊。意思是不要瞧不起山丹花,不要嫌弃山丹花。山丹花虽然不及名花之列,但在此时此地也自有欣赏者,知音者。这种歌咏,对山丹花来说确是一种恰如其分的赞美。因为对于任何一种事物的认识,过犹不及。过份地夸大同赞美不够是同样的。周昂(? ——1211)字德卿,金代真定人。累官三司判官,权行六部员外郎。他对山丹花这种与众不同的见解角度是很新颖的,这与他的身世经历有何关联姑且不论。单就咏山丹花来说,给人以别开生面之感,这是没有疑问的。
-
典源出处 唐沈既济 《枕中记》:开元七年,道士有吕翁者,得神仙术,行邯郸道中,息邸舍,摄帽弛带,隐囊而坐。俄见旅中少年,乃卢生也。衣短褐,乘青驹,将适于田,亦止于邸中,与翁共席而坐,言笑殊畅。久之,卢
-
经年都洛与君交,共许诗中思最豪。旧社更谁能拥鼻,新秋有客独登客。径兰欲谢悲零露,篱菊空开乏冻醪。纵使河阳花满县,亦应留滞感潘毛。
-
山寂寂兮无人,又苍苍兮多木。群龙兮满朝,君何为兮空谷。文寡和兮思深,道难知兮行独。悦石上兮流泉,与松间兮草屋。入云中兮养鸡,上山头兮抱犊。神与枣兮如瓜,虎卖杏兮收谷。愧不才兮妨贤,嫌既老兮贪禄。誓解印
-
美文(belles—lettres),《法汉词典》译为“纯文学”,法文《拉鲁斯普通名词大词典》中的定义是:“文学、修辞、诗歌艺术的总体,”修辞和诗歌也可以由“文学”来概括。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山神庙美文欣赏,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第一次去山神庙,是和祖母一起去的,那是我约莫七八岁。 有村必有庙,村里庙小,供养不起和尚道士,只能用化缘来的善款买些砖石水泥和木料。找个风水适宜的山头搭建一间屋子,供奉上一尊泥塑的神仙
-
时暇陟云构,晨霁澄景光。始见吴都大,十里郁苍苍。山川表明丽,湖海吞大荒。合沓臻水陆,骈阗会四方。俗繁节又暄,雨顺物亦康。禽鱼各翔泳,草木遍芬芳。于兹省氓俗,一用劝农桑。诚知虎符忝,但恨归路长。
-
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甘棠无一树,那得泪潸然?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今春增筑钱塘湖堤,贮水以防天旱,故云。]
-
1949年1月22日,国民党《中央日报》报道重大新闻:“依据中华民国宪法第四十九条‘总统因故不能视事时,由副总统代行总统职权’之规定,于本月二十一日起,由李副总统代行总统职权。”蒋介石“身先引退”。
-
落霞孤鹜图 明·唐寅作 绢本水墨 纵一八九.一厘米 横一○五.四厘米 藏上海博物馆 唐寅是我国妇孺皆知的一位画家。《落霞孤鹜图》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画面自题诗云: 画栋珠帘烟水中,落霞孤鹜渺无踪。 千
-
蔡 朱栏桥下水平池,四面无风柳自垂。 疑是水仙吟意懒,碧罗笺卷未题诗。 蔡袡这首咏新荷诗,诗题下有注,“坚老(蔡袡字)尝谒韩子苍,令赋此诗。”显然这是指新荷为题,奉命赋诗。这种应酬之作,不易写好。但也
-
韦应物《登西南冈卜居遇雨,寻竹浪至沣堧,萦带数里,》全诗赏析
登高创危构,林表见川流。微雨飒已至,萧条川气秋。下寻密竹尽,忽旷沙际游。纡曲水分野,绵延稼盈畴。寒花明废墟,樵牧笑榛丘。云水成阴澹,竹树更清幽。适自恋佳赏,复兹永日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