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沂孙《庆宫春水仙花》咏水仙诗赏析
水仙·庆宫春水仙花咏水仙诗鉴赏
王沂孙
明玉擎金,纤罗飘带,为君起舞回雪。柔影参差,幽芳零乱,翠围腰瘦一捻。岁华相误,记前度、湘皋怨别。哀弦重听,都是凄凉,未须弹彻。国香到此谁怜? 烟冷沙昏,顿成愁绝。花恼难禁,酒销欲尽,门外冰澌初结。试招仙魂,怕今夜,瑶簪冻折。携盘独出,空想咸阳,故宫落月。
王沂孙是南宋末年词人。宋亡以后,做过元朝庆元路(今浙江宁波市一带)的学正(教官)。他虽身为失节者,但词中仍不时流露出故国之思。张惠言词选说“碧山(王沂孙号)咏物诸篇,并有君国之忧。”如齐天乐·咏萤中“汉苑飘苔,秦陵坠叶,千古凄凉不尽”,齐天乐·咏蝉中“病叶难留,纤柯易老,空忆斜阳身世”,还有本词中的“携盘独出,空想咸阳,故宫落月”均是。庆宫春·水仙花词明咏水仙,暗寄词人的家国破败之恨,写法隐晦纡曲,情思愁苦难言,使人不忍卒读。
上片先描摹水仙形象。词人先以贯常的拟人手法将水仙喻作女神湘妃,但这位女神绝少有以往同类作品中的女神那种脱俗雅致的气质,而更多的却是赋予了当时时代的悲剧色彩。然而开头“明玉”三句却是例外,它描摹了水仙花的形姿之美,而绝无悲凉气氛,当可视作南宋未亡时国家太平景象的写照。“明玉”喻水仙之球根,“金”喻水仙之黄色花朵,“纤罗飘带”指水仙翠绿柔长纤细的叶子,“回雪”,也喻作水仙的花色。因水仙花以黄白色为主。这三句既是水仙花叶球茎的细致绘写,也同时勾勒出女神的形象。你看,这位女神(托名叫明玉)手擎金盘,身着罗衣,长带飘曳,正在为观花人翩翩起舞。她的衣饰随着舞步的节奏变化闪烁发亮,仿佛有飞雪回旋落下一般。古人写水仙曾有“皓如鸥轻,朗如鹄停,莹浸玉洁,秀合兰馨,清明兮如阆风之剪雪,皎净兮如瑶池之宿月”的名句,本词中的“回雪”两字当受古人“清明”句的影响而写出。这三句诗还充满了动感,词人笔下的水仙光色闪动,花叶起舞,富有动态之美。从“柔影参差”以下直至结束,词人全作悲伤哀苦之辞。写原先有着神仙灵气的水仙“幽芳零乱”,即它的馨香散失殆尽;“腰瘦一捻”,即它的细腰竟不及盈握,如此便见经末世动乱创伤后,这位湘水女神已经形容枯槁,灵气全无了。“岁华”六句摆脱水仙形象作直接 抒情,大意为:湘妃已久未见到舜了,还记得在湘水边诀别的那一伤情欲绝的时刻吗?再次奏起凄哀的古琴,送出的都是感伤的声调,不用多弹了,只拨动几声弦就令人血泪如倾。这里,词人将湘妃与舜诀别的场面暗示南宋的国灭,词中充溢着绝望的气息。尤其“未须”两字,更见伤情,似乎这一声声,一腔腔,奏的都是亡国之音,只听到一两声,就使人痛彻心肺、掩面泪下了。
下片再接写词人的哀痛心理。“国香”三句,写水仙花的遭遇。“国香”出典于黄庭坚次韵中玉水仙花诗。一般只将牡丹说成国色天香,黄庭坚和王沂孙都说水仙也是国香,那是他们的偏爱。“到此谁怜”,是作者抽象化的描写水仙花的落寞境遇。“烟冷沙昏”,则是具体状写水仙花的凄惨现况,从中正透露出宋亡以后祖国山河的寥落昏暗。“顿成愁绝”,是写词人的心态。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诗中也有“种出寒花寄愁绝”,或为王沂孙所本。“花恼”三句再从花人两方写愁绪不释。花和观花人均愁眉苦脸,一个是气愤填膺,一个是借酒浇愁,可是这愁绪何时才能了结呢? “门外”句告示读者,双方愁苦正象冰澌初结一般,将会越来越厚,越来越重,永远不能逐去。“试招”三句再续写作者惜花之心。因天寒地冻,词人怕将水仙伤着了,便试用招魂手段将她的芳魂追回,保护好水仙不受侵害。这是词人担忧元人加紧蹂躏南宋遗民的曲笔,同时“招魂”的举动又使人联想起屈原对楚王的招魂,内中应包含词人对南宋亡国君王的一片追念之情。“携盘”三句,明写词人双手托着水仙盘出寒室而进暖房,小心翼翼护卫着水仙,暗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携盘独出月荒凉”之典,写金铜仙人迁离长安时对汉室的故国之思,用以表达词人对宋亡的深切悲痛。“咸阳”此指南宋京都临安,“故宫”指临安城中的宫殿。词人以己喻作金铜仙人,以己之徙水仙喻金铜仙人之携盘离京,其中哀苦之情自不待言了。在他的齐天乐 ·蝉中亦有“铜仙铅泪如洗,叹移盘去远,难贮零露”,借金铜仙人表亡国之痛,两者手法是一致的。
王沂孙的这首咏水仙词,追古说今,容量阔大,意象纷呈,境界遥深。描写、抒情、议论相融。花的特性同神女的特性妙合无隙,逼真如一。用典又恰到好处,突出了抒情主人公的悲情深度,甚至典中人物与词的作者溶而为一体。以上种种艺术表现手段都是相当高明的。
-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不通
名言: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
通庄抵旧里,沟水泣新知。断云飘易滞,连露积难披。素风啼迥堞,惊月绕疏枝。无力励短翰,轻举送长离。
-
春池水暖鱼自乐,翠岭竹静鸟知还。莫言叠石小风景,卷帘看尽铜官山。
-
《利剑不在掌,结交何须多.》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利剑不在掌,结交何须多。》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第一章 谁能控制空间谁就能控制地球 人类从野蛮跨进文明,不过是近万年的事情。但通信问题对人类的困扰,却有很长的历史。大家知道,歌德
-
避地岁时晚,窜身筋骨劳。诗书遂墙壁,奴仆且旌旄。行在仅闻信,此生随所遭。神尧旧天下,会见出腥臊。 作品赏析【顾注】当是至德元载冬作,盖避地白水鄜州间,窜归凤翔时也。此诗见赵次公本,但注云至德二
-
我为美而死—— 当我刚适应坟墓时 就有人躺进了邻室—— 他为真而死—— 他和蔼地问,我为何而死? 我答道:“为了美”—— 他说,“我们是兄弟”—— 于是,像亲戚,一夜相遇—— 我们隔壁低语 直至青苔爬
-
名言: 高山之巅无美木,伤于多阻也;大树之下无美草,伤于多阴也。 注释: 巅(dian): 山顶。 句意: 高山的顶上没有美木, 因为受到风雨的阻碍太多; 大树的下面没有美草, 因为被太多的阴影所伤害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一至六年级名言古诗词,内容包括小学1至6年级所有学过的古诗和名言,谁有小学16年级的古诗及名言名句,人教版1~6年级名句及诗句。您好!【素墨】为你解答!古诗句 1. 自然风光名诗句 ( 三年级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
李白的《送友人》是一首优美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离别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和夸张,使诗意更为深远。诗人以壮丽的山河景色来寄托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并表示友谊之重。通过阅读和翻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