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塞上梅》咏梅花诗赏析
梅花·塞上梅咏梅花诗鉴赏
王建
天山路傍一株梅,年年花发黄云下。
昭君已殁汉使回,前后征人惟系马。
日夜风吹满陇头,还随陇水东西流。
此花若近长安路,九衢年少无攀处。
在唐代,梅花与牡丹相比是太不显眼了,赏牡丹几成社会风气,吟咏之作也特别多,即如王建诗集,就有多首咏牡丹之作,“并香幽蕙死,比艳美人憎”“此花名价别,开艳益皇都”。……然而艺术之神偏钟爱于梅花,他的一首塞上梅即使那些咏牡丹之作也黯然无光了,其奥秘何在?我认为就在于遗貌取神,意在言外,将梅花的神韵传达出来。
“天山路傍一株梅,年年花发黄云下”,“天山”,可说是开门见山,点明地点塞上,在这苍凉的塞上风光中点缀了一株梅树,这种强烈的空间反差给人在心理上造成了这株梅花树的不俗之感。而年年花开花落于黄云之下,又有了从古至今的时间意识给人带来的物是人非的悲凉感觉。“黄云下”,再次以空间上的空旷给梅树造成一种寂寞的氛围,“昭君已殁汉使回,前后征人惟系马”,承上而来,如果说首联笼罩全篇,那么这两句则进行了深入的开掘,刘希夷代悲白头翁有“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之句,以表现永恒的悲剧意识即天地永恒,而人寿短暂之矛盾而为人激赏,那么在这里王建则以情感的丰富层次再次有力表现了这样的悲剧意识,汉代王昭君出塞和亲的幽怨从数百年前的历史深处传来,缥缈恍惚,只在这株梅树上引起了共鸣,而梅树生长绝域,其寂寞幽怨之情怀也只有古代的昭君理解,这种情感交流只在想象之中存在,如今只有梅树茕茕孑立于人迹罕至之处,偶闻人声尚然欣喜,然而行色匆匆的征人除了略一驻足,只留给梅树以经久的叹息,“叹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那么这梅花树的哀思却是日夜不息,惟有天知。“日夜风吹满陇头,还随陇水东西流”,花开花落本是自然节候造成,然而烟云树木、春花秋月一经主体的心灵观照,便灵动异常。梅花飘落在陇头,或随着陇水东西飘流,我们仿佛看到一种幽怨的情绪在蔓延,充塞了空间和时间,日夜是时间的持续,陇头、陇水是空间的广度。在这种情绪里隐约可窥见到诗人的惋惜之情和无人理解、壮志未酬的痛苦。诗人有一首自伤诗或许可帮助理解这首诗的内涵: “衰门海内几多人,满眼公卿总不亲。……独自在家常似客,黄昏哭向野田春。”这首诗可能迟于塞上梅,但诗人于太和年间从军塞上显然是想有所作为的,然而这时已不是盛唐那种有为时代了,诗人作诗抒怀才不遇之感想亦可能,梅花或许有诗人的影子在吧,然而梅花尽管不耐无知音的痛苦,却不愿为俗人所采撷,被玷污。“此花若近长安路,九衢年少无攀处”,诗人为塞上梅感到庆幸的是她没有生长于长安路,否则早被轻薄年少采摘一空,遭到践踏,今天再也不会幽香独放了。
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梅花那种洁白孤高的风标被传神地表达出来了,而王建这首诗同样咏梅的品性,然而却给人一种若“临渊窥鱼,意为鲂鲤,中宵惊电,罔识东西”的朦胧美,表现更为含蓄,一诗一词,一虚一实,一侧一正,但都有作者的个性在,因而我们可称它们为咏梅之作的双璧,只是陆作警句突出,影响更为广泛,然而王作那种一气浑成的美岂可忽视!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六年级上语文必背古诗词,内容包括六年级必背古诗二十首,小学六年级上册必背古诗有哪几首,六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这有六年级必背古诗 不过不是20首 是25首 1.《秋夕》唐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2
-
《战国策》 燕昭王收破燕后 (1) ,即位 (2) ,卑身厚币 (3) ,以招贤者,欲将以报雠 (4) 。故往见郭隗先生曰 (5) : “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
-
这是一首送别词,题目交代了写作缘由。词作直抒惜别之情,委婉深挚,亲切感人。 词一开始,便写友情难舍之意:“天岂无情?天也解、多情留客。”这是借“天气”写“人情”。说天也懂得多情留客,那么,人意岂不比天意更切?不言已,而言天,这是借
-
此诗详细叙述了诗人与好友元参军的交往。乍看来,此诗不过写作者青年时代裘马轻狂的生活,至涉及纵酒挟妓、与道士交游等内容,似乎并无多少积极的思想意义。其实不然。须知它是写于作者“曳裾王门不称情”政治遭遇失意,对于社会现实与世态人情均有深入的
-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
-
一 雨水时节 张子耀 云霁晴光湖潋滟,泥酥草嫩竹松森。 数声杜宇啼春色,几度琼楼奏凤琴。 柳绿河湾烟雨细,桃红峦岭稻秧深。 耕牛遍野鞭稍响,汗水浇来地换金。 二 春雨 张子耀 玉兔临门春气暖,甘霖似
-
这组诗作于梁启超一八九九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出走日本期间,写读陆游诗集引起的感慨。从诗面看,这里选的两首各有侧重。
-
庄里丈人,字长子曰“盗”,少子曰“殴”。 盗出行,其父在后,追呼之曰:“盗!盗!”吏闻,因缚之。其父呼殴喻吏,遽而声不转,但言“殴!殴!”吏因殴之,几殪。 ——《尹文子·大道下》 这是一个令人发噱的故
-
负剑出北门,乘桴适东溟。一鸟海上飞,云是帝女灵。玉颜溺水死,精卫空为名。怨积徒有志,力微竟不成。西山木石尽,巨壑何时平。
-
《汉魏六朝散文·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原文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