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渔家傲九月将尽,菊花始有开者》咏菊花诗赏析
李纲
木落霜清秋色霁,菊苞渐吐金英碎。佳节不随东去水。谁得会,黄花开日重阳至。三径旧栽烟水外,故园凝望空流泪。香色向人如有意,挼落蕊,金尊满满从教醉。
宋代著名的爱国民族英雄李纲是一位代表人民坚决抗敌的政治家、文学家。但他生逢末世,仕途多艰,雄才未展,壮志未酬,令人惋惜。他的诗篇形象鲜明生动,风格雄浑刚健。这首渔家傲作者触景生情,借咏菊,抒发了诗人对故国思念的深情以及苦闷与激愤。
词的上片从写景入笔。描写菊花盛开时的千姿百态。“木落”、“菊花”两句点明了菊花开放的季节。用一组工巧自然的对句描绘出在树木凋零的清秋之时,天气晴朗宜人,如同黄金似的菊花渐渐开放的情景。一个“霁”字把菊花耐寒凌霜的性格刻画出来,“吐”字、“碎”字更把菊花那种金黄娇嫩、逸韵高标、洒脱异常的形象渲染得活灵活现,可见作者体物之精细,用笔之简炼。美好的节日不会随着时令流逝,当人们正在欣赏菊花盛开的奇容异色时,正值九月九日重阳佳节,看到秋菊盛开,迎风摇曳,纷披四野的美景,实在是令人神往。作者咏菊用词简洁、形象、渲染出秋色的凄凉,寄寓了作者身处际遇之感,为下片的抒情作了充分的铺垫。
下片,着重抒发忧国伤怀之情。回想起旧日栽菊的故地更有一番感慨,作者在烟雾笼罩之中伫立,向远处凝望故园,面对着失去的国土,只有默默的流泪,这种慷慨悲凉的思乡怀土的愁怨是作者由景入情的自然的心理感受。特别是看到菊花的香色依然如故,国土易人,更使作者沉浸在回顾过去,思恋往事的愁绪之中,浓烈的感伤之情达到了高潮。用一句“挼落蕊,金尊满满从教醉”作结,使作者的痛苦之情得到解脱。将落下的菊花花蕊揉搓入酒,把金尊斟满,开怀畅饮,尊尊皆干,点滴不剩,沉醉于菊酒之中。以此寄托热爱乡梓之情。
古代每逢重阳佳节,登高赏菊,饮酒赋诗,是最易引起人们添愁感伤之事。作者此时“伤时多故,未做救民方召”(李纲苏武令·塞上风高)的悲愤和失望之情沉积胸中,看到象征着无畏、倔强和坚贞的菊花,联想到南宋王朝的局势更令作者寒心,有志之士才能受到压抑和阻塞,不得发挥,内心激情难以渲泄,只得用“金尊满满从教醉”来抒发郁结于内心的愤懑,来表现作者对现实的抗争,因此我们能从那一醉方休的背后,体味出作者隐藏着无尽的感伤和酸楚。
这首词饱含着作者对国家的一片痴情,风格悲凉豪壮,气氛清冷阔远,意境深沉,格调刚毅,体现出作者仰慕菊花高风亮节的心志。
-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橘园颂歌闻捷风很大,云很低,也许要落雨了。我和海军大尉,沿着海边那条鹅卵石铺砌的小路,并肩向东走去。海军大尉是个非常豪放的人,平日爱说
-
作者: 王喜辰
-
曲江岸北凭栏干,水面阴生日脚残。尘路行多绿袍故,风亭立久白须寒。诗成暗著闲心记,山好遥偷病眼看。不被马前提省印,何人信道是郎官?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代写友谊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友情的诗句古代,关于古人友情的诗句,关于友谊的古诗词12首。查看全部18个回答查看全部18个回答wonder_luluLV.2 推荐于 2018-04-27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
-
[南北朝]谢灵运跻险筑幽居,披云卧石门。苔滑谁能步,葛弱岂可扪?袅袅秋风过,萋萋春草
-
[汉]民歌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
-
宋·苏轼 蜀中有杜处士者好书画 2 ,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绵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 3 ,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 4 ,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 5 ;今乃掉尾而
-
首春休沐维已陪游及乎是行亦预闻命会无车马不果斯诺(册4卷125页1246c)托身侍云陛。昧旦(一作早)趋华轩。遂陪[宛鸟]鸿侣。霄汉同飞翻。君子垂惠顾。期我于田园。侧闻景龙际。亲降南面尊。万乘驻山外。
-
古文观止·王安石·同学一首别子固 江之南有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