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题菊花》咏菊花诗赏析
菊花·题菊花咏菊花诗鉴赏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据宋人张端义贵耳集载:“巢五岁时侍其翁与父为菊花诗,翁未就,巢信口曰:‘堪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赭黄衣’。父怪,欲击之。翁曰,可令再赋,巢应声云云”。全唐诗也采纳了这一说法。对此诗为巢五岁所作未提出疑问。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出了菊花迎风霜而开的傲世绝俗的精神。“飒飒”二字用得好,点明了秋天里已是“无边落木萧萧下”,唯独菊花在凄凉的秋风里满院开放。一个“满”字写出了秋菊之盛。唐诗人郑谷有首咏菊诗说道:“王孙莫把比荆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诗中也用了一个“满”字。形象贴切,表现出那丛丛秀菊的清香是如何沁人心脾。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赋予菊以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而黄诗笔下的菊花因为开在寒冷的季节里而“蕊寒香冷蝶难来”,则更显出斗霜耐寒的气质。
千百年来,从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到元稹“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菊花一直受着众多人们的爱怜。但那些吟咏大多是从菊的孤高气质着眼的,很少有人提及菊之花姿容貌,认为美艳的花景是属于春天的。但黄诗却不同,先咏其高标,而后他认为,如若菊花也开在春天里或许就能与桃李争艳,惹得蜂绕蝶舞。因而想象自己一旦将来做了青帝(司春之神),定教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里开放。这充满浪漫主义的想象,使这首诗光彩倍增,迥然不同于他人的咏菊诗,出现了全新的意境。
但有人却说黄巢之所以说菊花满院栽,是因为他是个起义领袖,在他心目中,这菊花是劳苦大众的象征,是当时社会上千万处于底层人民的化身,诗里体现了农民阶级领袖人推翻旧政权的决心。对这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因为据全唐诗可知,此诗是巢五岁时所作,即便不是,这首诗也不会作于他参加科举之后。那时的黄巢怎么能代表广大民众的意志呢? 我们不能将这首少年黄巢所作的诗,与他后来的起义之举硬拉在一起,从而把他看成一个自发成熟的少年革命者而损害了他的形象。
我们说这首诗好,是因为它不伤感,不凄怨,具有浪漫色彩。读来令人爽气顿生,仿佛看到了少年黄巢在借菊抒性,踌躇满志地伫立在丛菊之中。
-
【题解】 贺知章三十六岁中进士,在长安做官,八十六岁时因病还乡,其间离乡已五十多年,乡情积郁,人世沧桑,心中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回乡偶书》七言绝句两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题为偶书,就是说诗人并非着意
-
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中夕忽有念,抚裘起逡巡。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作品赏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带章字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带“章”字的诗词,求带"章"字的诗词,带有章的诗句。《正日临朝》李世民条风开献节,灰律动初阳。百蛮奉遐赆,万国朝未央。虽无舜禹迹,幸欣天地康。车轨同八表,书文混四方。赫奕俨冠盖,纷纶盛服章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2018中古诗词大会开场词,内容包括中国诗词大会的开场白,中国诗词大会主持词,诗词大会开场白简短。第一场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中国诗词大会从2016年开始播出,一经播出之后,就引发了全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
-
【原题】:子瞻再和前篇非惟格韵高绝而语意邓重相与甚厚因复用韵答谢之
-
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 不能行之。忠孝无闻, 仁义不足; 加以断一条讼, 不必得其理; 宰千户县, 不必理其民; 问其造屋, 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 问其为田, 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 讽咏辞赋
名言: 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 不能行之。忠孝无闻, 仁义不足; 加以断一条讼, 不必得其理; 宰千户县, 不必理其民; 问其造屋, 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 问其为田, 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
-
我迁于揭阳,君先揭阳居。揭阳去京华,其里万有余。不谓小郭中,有子可与娱。心平而行高,两通诗与书。婆娑海水南,簸弄明月珠。及我迁宜春,意欲携以俱。摆头笑且言,我岂不足欤。又奚为于北,往来以纷如。海中诸山
-
但凡喜欢花的人都知道,每年五月,是蔷薇花盛放的时节。 在我的家乡汉中,蔷薇花又叫刺玫花、月季花、爬墙玫瑰等等,一般以攀附在矮
-
太多时候,人是为脸活着的。不说心气,单说拼死拼活挣钱,许多就花在了脸上,更甭说精力和时间了。护肤、美容,甚至冒着毁容的危险——
-
复作归田去,犹残获稻功。筑场怜穴蚁,拾穗许村童。落杵光辉白,除芒子粒红。加餐可扶老,仓庾慰飘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