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富言《杜鹃花》咏杜鹃花诗赏析
杜鹃花·杜鹃花咏杜鹃花诗鉴赏
易富言
轻剪稍头薄薄罗,子规湔血恨难磨。
园林莫道香飞尽,嫩绿枝头不用多。
杜鹃花是我国的名花之一。一丛千朵,自地连梢,艳如云霞,火红欲燃;粉白的,更显出闲静淡雅之美,宛如西施素妆而出,玉客雪肌,朴素俊秀。相传杜鹃红花乃是杜鹃鸟啼血滴落所致。历代诗人凡写杜鹃花的诗,常常是把杜鹃花与杜鹃鸟放在一起来吟咏,易富言的这首诗就是如此。一开始作者就将花和鸟并提:“轻剪稍头薄薄罗,子规湔血恨难磨”,“薄薄罗”,形容杜鹃花片薄如纱,白居易在山石榴寄元九诗中就曾描写过:“泪痕裛损胭脂脸,剪刀裁破红绡巾”,生动地再现了杜鹃花的容态。易富言的这一句,没有浓笔描摹渲染杜鹃花的艳美迷人,而只用了“轻剪稍头”之“轻”,就再现了诗人对杜鹃花的爱慕。这一句是写花,下一句开始写鸟,作者用杜宇魂化成杜鹃,杜鹃啼血成花的传说,表现了诗人对杜宇不幸结局的同情和惋惜。“子规湔血恨难磨”,子规用自己的血溅洒在杜鹃花上,使之颜色血红,但也难以洗刷尽自己的怨恨。“难磨”,说明了怨恨之深,写尽了亡国蜀帝的遗恨,正如唐代诗人顾况在子规诗里所写的:“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易富言一、二句写花扣住特色,写鸟用典精切,三、四句又接着写花,“园林莫道香飞尽,嫩绿枝头不用多”,不要说园林里的香味己飞尽了,嫩绿枝头上有一点花就够了,这就交待了第一句“轻剪”的原因。诗人没有正面描绘杜鹃花香气迷人,而只一句“嫩绿枝头不用多”,就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更加令人回味。
前人写杜鹃花,大都着重写其颜色红艳,如“一声杜宇啼春风,明朝绯挂千山红”,“朱霞焰焰山枝动,绿野声声杜宇来”,而这首诗从修剪杜鹃花写起,侧面烘托其香,突出其高洁,显得很别致。
-
潮水定可信,天风难与期。清晨西北转,薄暮东南吹。以此难挂席,佳期益相思。海月破圆影,菰蒋生绿池。昨日北湖梅,开花已满枝。今朝东门柳,夹道垂青丝。岁物忽如此,我来定几时。纷纷江上雪,草草客中悲。明发新林
-
昔日狂秦事可嗟,直驱鸡犬入桃花。至今不出烟溪口,万古潺湲二水斜。
-
飞蓬卷尽塞云寒,战马闲嘶汉地宽。万里胡天无警急,一笼烽火报平安。灯前妓乐留宾宴,雪后山河出猎看。珍重新诗远相寄,风情不似四登坛。
-
【3472】中国道理的世界意义(陈学明等著,天津人民出版社,52万字,2015年11月第1版,89元)△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代表了对
-
大约从1880年开始,在斯特凡·马拉梅*的巴黎罗马街寓所,每逢星期二常聚集一些青年人,请马拉梅谈关于诗歌创作问题。这是个漫谈会、交流会
-
甘露寺在镇江北固山巅,濒临大江,因此这首诗着力描绘地势,在构思时,不用实笔,全通过想象,描绘出一幅空阔奇妙的江南夜色图,写出了江水的壮观和甘露寺的险要。首句写山峰的云气,次句写山谷的松声,末两句写长江的风采。一句诗一个画面,全诗浑成合美
-
《先秦散文·庄子·则阳(节选)》原文鉴赏 则阳
-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灞涘望长安 〔2〕 ,河阳视京县 〔3〕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4〕 。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5〕 。喧鸟覆春洲 〔6〕 ,杂英满芳甸 〔7〕 。去矣方滞淫 〔8〕 ,怀哉罢欢宴 〔9〕 。
-
《牡丹·点绛唇异香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王十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