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挚《清平乐·行郡歙城寒食日伤逝有作》怀念亡妻词作
清平乐卢挚 行郡歙城寒食日伤逝有作 年时寒食,直到清明日。草草杯盘聊自适,不管家徒四壁。 今年寒食无家,东风恨满天涯。早是海棠睡去,莫教醉了梨花。
古代寒食日在清明前一天或两天,相传是为纪念介子推被火烧死而定的日子,以后与清明一起,成了人们怀念祭祀祖宗或亲人亡灵的时节。这首词便是作者在歙城(今安徽歙县)寒食日为怀念亡妻而作,其意绪上承晋代潘岳的悼亡诗。
词用前后对比相形的手法,道出有家和无家的深刻感受,平实中自有无限哀怨。上片从往年寒食、清明日落笔,那时尽管家境贫寒,可是每到寒食、清明,总还是有简陋的酒菜可供自适。“草草杯盘”与“家徒四壁”相应,在此背后,正有一个既善操持家庭生计、又能体贴丈夫的贤妻在那里张罗。其中“草草杯盘”语出宋王安石示长安君诗“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家徒四壁”则用汉书·司马相如传“家徒四壁立”语,谓四壁空空,并无家财积蓄。作者在此于点出时节之后,仅用短短两句追忆写实,使人在贫寒平淡中感到一种朴实的满足、无言的温馨,而这一切全是因为有家的缘故。
下片折入“今年寒食”,同时突出强调“无家”的巨大变化,以及对此的深刻感受。作者写心中的哀思和怨恨,用了一个非常贴切的比喻,那就是东风满天涯,说无家的悲苦和死别的憾恨,正像寒食、清明时的东风那样,吹遍了天涯。换句话说,这时所见所闻的一切,无不供愁献恨,使他想起了往日有家的所有好处,想起了那个曾与他相濡以沫的妻子。词的最后两句极力渲染丧妻后的凄苦和孤独,妙在用海棠和梨花加以烘托映衬,情深处让人潸然泪下。“海棠睡去”用太真外传记唐明皇笑贵妃醉酒未醒如“海棠睡未足”语,恋花惜春,情韵幽深。这里“早是”和“莫教”递进,包含两层意思:首先是说妻子去世后已无人为伴,过节只能一人独对海棠梨花;其次是时已夜深,连海棠也悄然睡去,剩下的只有惨白的梨花了,如果再让它也醉了,自己岂不是更加冷清和形影孤单了吗?情意之幽苦令人难以为怀。
此词好处在于抓住寒食、清明这样一个祭祀、追念亡灵的日子,从前有后无的强烈对比中突出对家的留恋和追怀,从而不言伤逝而伤逝之情蕴藉凄婉,深致悠思感人肺腑。
-
作者: 刘芳
-
《酬乐天频梦微之》和《梦微之》是两篇著名的作品,它们在描写梦境中展现了不同的情景。通过比较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赏析这两篇作品。这将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能学到什么,内容包括从诗歌中可以体会收获到什么,古诗词到底可以给我们带来些什么,从古诗文中我学到了什么。古诗文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句式工整,富有韵律,易读易记,琅琅上口,特别适合小学生背诵。小学生诵读古诗文,可以从中认识千百年来中
-
天工点酥作梅花,此有蜡梅禅老家。蜜蜂采花作黄蜡,取蜡为花亦其物。天工变化谁得知,我亦儿嬉作小诗。君不见万松岭上黄千叶,玉蕊檀心两奇绝。醉中不觉度千山,夜闻梅香失醉眠。归来却梦寻花去,梦里花仙觅奇句。此
-
今年的暮春和初夏,我是在北京度过的。除了刮风天和阴雨天,我吃过晚饭后就溜达到中山公园去,在紫丁香花丛中消磨掉整个黄昏。一个人安静地坐在公园的长椅子上,让那浓郁的花香弥漫在包围着我的气氛里,沉思着四十多
-
【名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注释与译文]玄都观,唐代长安的一座著名庙宇。刘郎,作者自指。去,离开。作者曾参与“永贞革新”,一度被贬官,离开京城长安。这两句说,玄都观里千百株桃树,全是我离
-
古文观止·《国策》·冯煖客孟尝君 齐人有冯煖
-
古代经部著作研究的训诂学专著。足本三十二卷。清王引之撰。成书于道光初年。(撰者事迹参见“《经传释词》条”) 引之少受庭训,究心《尔雅》、《说文》、《音学五书》,以求声音、文字、训诂之学。所著《经义述闻
-
几种碑文的赏析与写作·纪念碑·《香港回归祖国纪念碑碑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
几种碑文的赏析与写作·纪念碑·《香港回归祖国纪念碑碑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
这是一首抒情曲,题作“愁怀”,但作者没有直抒胸臆,而是通过一个风雨交加之夜,写环境的凄凉,以自己对风雨的独特感受,来曲折地表达自己内心悲怆的愁怀。此曲以风雨起兴,用复沓手法,交错嵌入“风雨”二字,反复咏叹,语义回环,气势贯注,在艺术上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