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淹《从萧骠骑新亭垒》歌功颂德军旅诗
从萧骠骑新亭垒·江淹 鲵妖毁王度,虹气岨王猷。 上宰轸灵略,宏威肃广谋。 绵崄冒戈堞,乘峤架烽楼。 燕兵歌越水,代马思吴州。 金笳夜一远,明月信悠悠。 云色被江出,烟光带海浮。 开襟夹苍宇,拓远局溟洲。 折日承丹谷,总驾临青丘。 仄待颷雾晏,方从畎壑游。
萧骠骑即萧道成(后来的齐高帝),当时是刘宋的骠骑大将军。新亭在今江苏江宁县南,位于长江南岸,是京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南面的军事要冲。是时,萧道成已通过废立专擅朝政,并潜谋代宋。升明元年(477)十二月,忠于刘宋的荆州刺史沈攸之举兵反萧道成,萧遂率大军进驻新亭,准备迎战。江淹此时是萧的僚属,故也随行,诗即作于新亭垒中。
诗一开始就交代了写作此诗的背景,“鲵妖”恐是“蜺妖”(江淹在他写的萧骠骑让太尉增封第三表中也指斥沈攸之为“蜺妖”)。相传虹有雄雌之分,色彩鲜艳者为雄,暗淡者为雌,“蜺”即雌虹,蜺妖与虹气在这里指惑乱与不祥之气,用来比喻沈攸之。“岨”即“阻”,是阻挠的意思。“猷”是道、法则。开首两句说沈攸之发兵作乱,破坏、阻挠了王者的政教、法度。接着两句是对萧道成的歌颂。“上宰”即宰相,指萧道成,“轸”谓多,“灵略”是灵妙的谋略。“宏威”、“广谋”也是赞美萧的威势谋略,“肃”通“速”。诗的前四句指斥了沈攸之,歌颂了萧道成。
第五、六两句作者描写萧道成的军队在新亭备战的情景:“绵崄冒戈堞,乘峤架烽楼”,“崄”即“险”,是险要处的意思。“堞”是城墙上的女墙,此处指军营的围墙,“峤”是尖峭的山岭,这两句说,绵延的险要之处筑起了军营,营墙上露出了兵器。士兵们登上尖峭的山岭,架起了烽火楼。短短两句渲染了战前的紧张气氛。显示出萧道成的军队早已严阵以待了。“燕兵歌越水,代马思吴州”,燕地歌谣素以悲壮激昂著称,此处将唱起悲壮激昂歌曲的士兵称为“燕兵”,是为了表现士兵的壮勇气概。“代马”本指北方代地(今河北北部)的战马,这里泛指骏马,“思”为拟人化手法,原意为悲思,此处可解作军马的嘶鸣,“越”、“吴”此处指新亭一带。这两句主要是显示萧道成的军队兵强马壮。短短四句,一种必胜的气势已充溢于诗的字里行间。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向读者展示了另外一番景象。“金笳夜一远,明月信悠悠”,夜幕降临后,军营中的士兵吹起了笳,笳声悠扬,显得夜是如此的空远,明月所照是如此的遥长。信,确实,这一字点出了诗人的深深感喟;他似乎只是在今夜,才领悟到月色的确是无所不至的。“云色被江出,烟光带海浮”,这两句是互文见义,新亭地处长江边,故月色中,可见水天相接处,江面开阔犹如海面,江上弥漫着层层烟雾云霭,仿佛整个江面都被覆盖了。水波荡漾,水上烟霭也随之起伏,远远望去,好像是烟霭的光彩从江上缓缓升腾起来,又好像是这光彩在带动着水波一齐浮荡。以上四句,描摹出一幅壮观的图景。月夜、笳声、云色、烟光和浩瀚的江水,有声有色,有虚有实,把读者带入了一个令人心醉神迷的境界。这四句意境阔大、壮美,和前面的战争气氛正形成一种对照,且顺势引出了下面对萧道成的颂扬。
“开襟夹苍宇,拓远局溟洲”,“夹”通“狭”,“苍宇”是天空,“溟洲”指大海和陆地,这两句歌颂萧道成胸襟开阔得似乎天空也狭窄了,大海陆地也显得局促了。于是“折日承丹谷,总驾临青丘”,“丹谷”即旸谷,传说是日出处,上有扶桑,十日所浴,九日居上枝,一日居下枝,故诗人这里用“折日”一词。“总驾”即准备车马的意思,青丘是传说中的仙人居处。这两句承上面两句而来,说既然萧道成有巨大的抱负和才干,而现实世界又是如此狭小不足以驰骋拓展,那么恐怕只有日出之地、神仙所居,才是他想要去的地方。这自然是夸张之辞,同时,“折日”也暗含希望萧道成登上帝位之意。最后两句“仄待飚雾晏,方从畎壑游”,归结到自己,应题中的“从”字。“仄”是侧身恭侍的意思,这里是谦词。“飚雾”喻沈攸之的叛乱,“晏”在这里是平息之意,“畎壑”指山川自然。这两句是说,等到平定了反叛,我就将回归田园、优哉游哉去了。这当然也是文人以清高自许的表现。
这首诗风格显得隽越明朗,与江淹那些低沉愁苦的诗有所不同。全诗最突出的是写景,尤其是中间几句,不仅意境开阔,而且用词也很讲究。如“带海浮”的“带”字,下得极为贴切生动。如“金笳”二句中的“一”、“信”两个虚字,不仅本身富有感情色彩,易于动人,而且也使诗句语调不显平板。江淹诗一般虚字使用较多,这是用得较好的一例。总之,这虽是一首歌功颂德的从军诗,思想内容并不足道,但艺术上还是很有特色的。
-
【注释】:落叶是王沂孙在这首《 水龙吟 》中所吟咏的主题。红染吴江枫、空谷佳人、二月残花、秋日斜照和冷枝醉舞。通过这种境界的创造,表现了词人在南宋末期对现实难排的抑郁之情和凄凉境地。“晓霜初著青林”以景带情,用笔简练,而轮廓顿明。作者在不经
-
元年寒食日,上巳暮春天。鸡黍三家会,莺花二节连。--白居易光风初澹荡,美景渐暄妍。簪组兰亭上,车舆曲水边。--刘禹锡松声添奏乐,草色助铺筵。雀舫宜闲泛,螺杯任漫传。--王起园蔬香带露,厨柳暗藏烟。丽句
-
纳兰性德亡妇忌日,有感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 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
-
作者: 戎耀文 【本书体例】
-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
【注释】 选自宋·苏轼《文说》。 斛(hú):古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 滔滔汩汩(gǔgǔ):水奔流的样子。 赋:赋予,给予。 【赏析】 苏轼是宋代文艺才能最全面、创作成就最高的一位天才作家,英明天纵
-
【原题】:筠溪居士跳出随顺境界把住放行自在神通纵横妙用已是摸索不著妙现老子犹眨句中眼可谓善知识用心谨次严韵上呈
-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 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 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释】兰溪:在浙江兰溪西南。棹(zho)歌:渔民的船歌。越中:这里指浙 江中部。桃花雨:指春雨。滩(tān):水边比
-
弄水亭前溪,飐滟翠绡舞。绮席草芊芊,紫岚峰伍伍。螭蟠得形势,翚飞如轩户。一镜奁曲堤,万丸跳猛雨。槛前燕雁栖,枕上巴帆去。丛筠侍修廊,密蕙媚幽圃。杉树碧为幢,花骈红作堵。停樽迟晚月,咽咽上幽渚。客舟耿孤
-
淮阴行五首(其四) 刘禹锡 何物令侬羡? 羡郎船尾燕。 衔泥趁樯竿, 宿食长相见。 刘禹锡诗鉴赏 早春时节,淮水轻荡,紫燕双飞。一位少妇在船埠给自己的丈夫
-
新林浦:谢朓有《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诗,李善注云:“郦善长《水经注》曰‘江水以三山,又湘浦出焉。水上南北结浮桥渡水,故曰板桥。浦江又北,以新林浦。’”玄晖:南齐诗人谢朓之字。遗迹:指新林浦。萧萧:摇动貌。青山:指谢朓青山,在安徽当涂县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