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初去郡》隐居诗作
初去郡·谢灵运 彭薛裁知耻,贡公未遗荣。 或可优贪竞,岂足称达生? 伊余秉微尚,拙讷谢浮名。 庐园当栖岩,卑位代躬耕。 顾己虽自许,心迹犹未并。 无庸方周任,有疾象长卿。 毕娶类尚子,薄游似邴生。 恭承古人意,促装返柴荆。 牵丝及元兴,解龟在景平。 负心二十载,于今废将迎。 理棹遄还期,遵渚骛修坰。 溯溪终水涉,登岭始山行。 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憩石挹飞泉,攀林搴落英。 战胜臞者肥,鉴止流归停。 即是羲唐化,获我击壤情。
此诗作于宋景平元年(423)秋。上一年七月,谢灵运出为永嘉太守,至此称病离职,刚满一年。诗中抒发了去官还家、获得解脱的愉悦心情。
开头十句自述隐居丘园之志。先对几位古人加以评价:西汉的彭宣、薛广德、贡禹虽有高名,但只能说是优于贪婪奔竞之徒,还说不上是懂得养生缮性。彭宣,哀帝时官至御史大夫、大司空,封长平侯。哀帝卒,外戚王莽专权,他便告老回乡。薛广德,元帝时为御史大夫,因遭遇荒年,人民流亡,自己觉得不称职,遂上书求退。班固汉书对他们评价颇高,称其“近于知耻”(汉书·叙传);谢灵运却说他们“裁(通‘才’)知耻”而已,并不十分推崇。贡禹曾为河南县令,因受上司责备,便辞官而去。后又出仕,元帝时为光禄大夫,以年迈求退,为皇帝所挽留,进为御史大夫。诗人认为他并未能遗弃荣华富贵。评论古人只是陪衬,目的是表明自己的志向不仅是不贪竞而已,而且要做到“达生”。庄子有达生篇,说“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认为人之性分有定,不可勉强致力于性分之外的事。篇中又说欲存生养性,莫如弃世而无所牵累。诗人正以此种思想作为隐退的精神支柱。其具体的打算,则是“庐园当栖岩,卑位代躬耕”。山居赋云:“古巢居穴处曰岩栖。”传说古代隐士也有过此种原始生活者。但诗人毕竟做不到这样,故有所变通,以田园当作岩栖。他也不能真的耕稼自给,故欲学习古代一些达士的做法,安于卑位,以薄俸为生生之资。他说自己拙于仕宦,讷于言辞,故欲选择这样的生活道路,不过以往行迹尚未能与此种生活理想相一致。这可说是诗人对往昔生活的一个总结。
“无庸方周任”以下十句写去职。先举四位古人以自比。无庸,无用。方,比。论语·季氏载周任之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意谓当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若无此能力,便不应据有其位。长卿,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字。他不慕官爵,晚年常卧疾闲居。尚子,东汉尚长,字子平。他安贫乐道,为子女办婚嫁事毕,便不再过问家事,说:“权当我已死。”乃肆意游历五岳名山。邴生,西汉邴曼容,为官不肯过六百石(中级官员,相当于较大县的县令),过此即自行免去。薄游即为官不久之意。诗人说自己在种种方面都类似于上举那些淡泊明志的古人。“牵丝”,牵于王命,指出仕。礼记·缁衣有“王言如丝”语。解龟,解去官印,印纽常为龟形。灵运初仕为晋琅玡王大司马参军,时在晋安帝义熙元年(405)。是年正月戊戌(十六日)方才改元,而上一年的年号为元兴,故云“及元兴”。自该年至景平元年,实得十八年,说“二十载”是约略言之。“负心”即“心迹未并”意。二十年来做违心的事,心情是悒郁的;而今终于摆脱了送往迎来等等俗务,其快意可知。“将“是送的意思。
自“理棹遄还期”至最后,写初去郡途中的所见所感。“理棹”以下四句写其水陆行程。遄,疾速。为早日还家,乃疾速行舟。遵渚,沿着水中小洲。骛,奔驰。修,长,此有辽阔意。坰,远郊。遄、骛二字表现出心情之急迫。二句已兼写水陆,“溯溪”二句又写水涉山行,但不觉累赘,因读者可由此充分想象其行进的画面,感受到行程的漫长辛苦。“野旷”二句是写景名句,景中其实有情。清旷无际的风景正与诗人心境相应。久被絷牵,一朝脱去,自感到无限的开朗、轻快,故触目皆成佳趣。“憩石”二句写山林小憩情景。挹,舀。搴,取。落英,落花,时当秋日,当指菊花而言。二句暗用楚辞典故:九歌·山鬼:“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又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熟悉典故的读者可于言外获得一种清幽芳洁之感。“理棹”四句写疾速前行,途程漫漫,“野旷”四句写赏玩风物,途中小憩,形成情绪和内在节奏的对比;而其心情之急迫与愉悦,都得到了表现。由愉悦的心情、悠然的意绪,进而引发出一番情理相融的议论:高尚之志战胜了富贵之欲,胸襟旷然,则臞者可肥;以止水为鉴,则流荡不返者将归于宁静清明。(二句用韩非子·喻老和庄子·德充符典故。)心灵获得了自由宁静,则即使处于纷乱奔竞之世,也等于是归真返璞,回到了伏羲、唐尧时代,可以无拘无束、怡然自得了。传说尧时百姓无事,有老者击壤(敲击土壤,一说敲击土制乐器,又一说是一种游戏)而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诗人用此典故,似有“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靰”(韩愈山石)之慨,且使人隐约感到他与当权者关系之不和谐。
谢灵运去郡之志是坚定的。当时其堂弟谢晦等人都写信劝他不要离职,他执意不从。不过他并非一贯恬退之人。宋书本传说他“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常怀愤愤”。其出为永嘉太守,正是与当权者矛盾的结果。他之去郡,乃是一种不合作态度的表现。明乎此,对于本诗的理解便可更深入一层了。
-
长沙入楚深,洞庭值秋晚。人随鸿雁少,江共蒹葭远。历历余所经,悠悠子当返。孤游怀耿介,旅宿梦婉娩。风土稍殊音,鱼虾日异饭。亲交俱在此,谁与同息偃。
-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出处】唐白居易《 卖炭翁 》 【意思】忽然,一阵嘚嘚的马蹄声传 来,商贩们慌慌张张地四散奔逃,热闹的集市顿时一片混乱。那两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2019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内容包括2019语文七年级下册人教的古诗和古文,2019七下的古诗词,七年级下册语文书所有古诗词。2019七下的古诗词:1.《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2.《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
-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不通
名言: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
亭亭独步□枝花,红脸青娥不是夸。作将喜貌为愁貌,未惯离家往婿家。 作品赏析【注释】:原序:崔氏善女,万古传细。名而察之,宝亦周备。养育之法,方拟事人,若乏礼仪,过在父母。
-
八下语文书课外古诗词四首(谁有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书,麻烦把课外古诗词第四首古诗发过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八下语文书课外古诗词四首,内容包括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古诗4首,谁有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书,麻烦把课外古诗词第四首古诗发过来搜,八年级下册语文书“课外古诗”10首,分别是(打原文)。龚自珍《已亥杂诗》多用象征影喻,想象丰富、奇特,运用意象手法创景抒情。《已亥杂诗》中第五首,“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
-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写粮食是农民辛苦劳动所得,粒粒来之不易。前两句,洗练而又鲜明地刻画了农民在田野上头顶烈日艰辛劳作的形象。后两句,指出每粒粮食都渗透着农
-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则谓所怀
名言: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
作者: 李贤臣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形容小女诞生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喜得千金”的诗句,描写小女的诗词,关于“孩子出生”的诗句。眼见女儿日日新,感觉啼哭亦动听。《女儿百天题诗》2、最爱弄女床前戏,啼哭疑似天籁音。《为小女题诗感天伦乐趣》3、新岁添千金,杂事难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