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总《春日》山间春色诗作
春日·江总 水苔宜溜色,山樱助落晖。 浴鸟沈还戏,飘花度不归。
这首小诗写得清新淡雅,别具诱人之处。它没有浓彩重抹,仅用轻轻的几笔,就给读者绘出一幅山间春色图。
首句写水色。“水苔”即清浅之水中的青苔。“溜”,指山涧。水清且浅,苔的绿色在水中格外显眼,似乎水也被染绿了,显得更为鲜丽动人,所以说是“宜溜色”。“山樱”句写暮色中的山花。樱桃花鲜艳美丽,与落日交映成晖。一个“宜”字,一个“助”字,写出了流水与苔色、山樱与落晖间和谐的色调以及相得益彰的关系。这两句所写,侧重于景物的色,下二句偏重写景物的态,写出鸟、山花同水的关系。“浴鸟”承“水苔”句,水中有苔,亦有鸟。水不仅与苔色相得,亦宜于鸟。“沈还戏”中的“沈”(即沉),写鸟入水之嬉;“戏”则写其水面之乐。“飘花”句承“山樱”,指山樱的落花。“度”指顺水流逝。溪水澄澈,故鸟或沉或浮,颇有嬉戏自得之乐。山花似乎也有同感,故飘落水中,任水带着自己流逝,逝而不返。
这首小诗所描绘的意境,并不是自然景物的客观的、冷峻的写照,而是在一笔一划间都融进了作者的情感。在水与苔、山樱与落晖的和谐中浸透了诗人的歆羡与赞叹;而在鸟与花对水和周围环境的迷恋中,正可以看出诗人的同样的甚至更为深沉的感受。诗人在入摄山时曾留下诗句道:“高僧迹共远,胜地心相符。樵隐各有得,丹青独不渝”,除了与高僧交游之外,两诗所表现的情趣,正可互相发明。
-
五月十八日丕白。季重无恙!途路虽局,官守有限,愿言之怀,良不可任。足下所治僻左,书问致简,益用增劳。 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诚不可忘。既妙思六经,逍遥百氏,弹棋闲设,终以六博,高谈娱心,哀筝顺耳。驰骛北场
-
成功,在高旷荒原上突然闯入的词知道四川省青联正在编辑这样一本书的时候,我正在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上。5月,内地已是春暖花开,而那
-
藏族男孩有一个可爱的名字——小绵羊。名字温顺,人却干练,语言犀利、经验丰富。七八岁就上山放牛了,早早肩负了养家糊口的责任。他说:“
-
《利剑不在掌,结交何须多.》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利剑不在掌,结交何须多。》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短篇小说。赵树理著。发表于1960年。作品热情颂扬了社会主义时期老一辈农民勤劳朴实的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主人公陈秉正老人已年满76岁,本可舒适地安度晚年,但他时刻不忘参加集体劳动,怎么也戴不住儿女给
-
山背后的山 山背后是一个小山村,位于中国大西北的会宁县新庄镇的武家沟,而新庄又在会宁的西北方,山背后又靠近武家沟的西北角。西北西北
-
《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叶圣陶 一 车站里挤满了人,各有各的心事,都现出异样的神色。脚夫的两手插在号衣的口袋里,睡着一般地站着;他们知道可以得到特别收入的时间距离得还远
-
平生长物扰天真,老去归田只此身。留我同行木上坐,赠君无语竹夫人。但随秋扇年年在,莫斗琼枝夜夜新。堪笑荒唐玉川子,暮年家口若为亲。
-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一)李白①永王正月东出师②,天子遥分龙虎旗。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雁鹜池③。⊙【注释】①李白:见《上李邕》
-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则谓所怀
名言: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