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绮《醉花间·春闺》春闺春愁相思相恋词作
醉花间吴绮 春闺 思时候,忆时候,时与春相凑。 把酒祝东风,种出双红豆。 鸦啼门外柳,逐渐教人瘦。 花影暗窗纱,最怕黄昏又。
春闺春愁,相思相恋,这是历代诗词的传统主题。倘若能把传统题材开拓出新意,写得不落俗套,这就见出作者的功力。吴绮是清初词人中“巧于言情”者(邹祗谟远志斋词衷),这首小词,似曾相识而又翻出新意,代人言情却能自然真切,难怪作者因这首词而成名,被当时人冠以“红豆词人”的雅号了。
作者下笔伊始,就在“出新”上着力。“思时候,忆时候,时与春相凑”,作者以重叠的方式反复强调那与美好春天相联系的“时候”,不仅起笔就突出表现了主人公强烈的相思情绪,而且使读者在未读下文之前就已经意识到,那肯定不是一个平常的“时候”。主人公为何苦苦“思”“忆”那个“时候”呢?带着这个悬念,再读下面两句:“把酒祝东风,种出双红豆。”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主人公“思”“忆”的是一个多么温馨甜蜜的时候!主人公与心上人双双沐浴在和暖的春风中,举杯共祝爱情地久天长,并亲手共同种下爱情的象征——相思红豆。这样幸福欢乐的时候当然刻骨铭心,一辈子不能忘怀,当然令人心驰神往,值得苦苦思念追忆。这种重叠复沓、反复吟咏的手法,造成了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给全诗营构了浓郁感人的相思氛围。特别是在爱情的象征“红豆”前着一“双”字,意思就翻进了好几层。红豆本身就是相思之物,是一层;眼前的红豆是与心上人共同栽种,又是一层;如今天随人愿,物随心长,红豆居然长出连理双枝,再进一层;面对这撩拨人心的“双红豆”,自然想起昔日的成双成对,如今自己却落得形单影只,物是人非,情何以堪?又进一层。此物此景,怎能不勾引起对已逝去的美好“时候”的更多“思”和“忆”?因此“思时候,忆时候”的重叠反复便是主人公强烈相思情绪的自然流露,非反复强调不能尽情。作者“出新”的匠心也就在这重叠反复的吟咏、红豆成双的寓意中见出端倪。
靠思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而打发日子的女主人公现时的处境如何呢?作者在下片通过两组意蕴深厚的画面,传达出了个中信息。第一组画面是“鸦啼门外柳”。古人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读者可以想像出当年女主人公从门外柳树上折下柳枝与心上人依依惜别的动人画面。而如今柳树依然青翠,柳条依然婀娜,而折柳希望他能“留”下来的心上人却不见踪影,音讯渺然,只有一群被视为不祥之物的乌鸦在柳树上一阵乱聒,刺耳刺眼又刺心,怎能不“逐渐教人瘦”?第二组画面是“花影暗窗纱”。能够细致观察到映在窗纱上影影绰绰的花影,说明房中的幽静冷清和女主人公枯坐时间之久。那若有若无的花影,是不是预示着女主人公即将飘逝的青春呢?所以暗淡下去的岂止是窗纱,应该还有女主人公“最怕黄昏又”的心情。黄昏本是倦鸟入林、离人归家的时刻,所以独守黄昏的孤寂更令人无奈。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有“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的名句,把黄昏时分倍感孤凄的心情描绘得入木三分。此刻作者笔下的女主人公应该与李清照有着相同的感受,但作者又不甘心让她仅仅与李清照相似,于是精心锤炼出了“又”字,这就比李清照词的意境更进了一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盼望和失望,无法忍受而又不得不忍受的寂寞与愁怨,都从“又”字中传达出来。作者刻意求新的用心也从“又”字中再次表现出来,同时也奠定了自己在清代词坛的重要地位。
-
【名句】君子行德以全其身,小人行贪以亡其身 语出汉代刘向《说苑·谈丛》。君子体行道德从而保全了自身,小人肆行贪婪从而丧亡了自身。说明为人处世应当重视增强自己的道德修养而不能贪恋财物。全:保全。
-
《有求圣人之志,然后可以共学;学而善思,然后可以适道.》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
《有求圣人之志,然后可以共学;学而善思,然后可以适道。》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二程集·人物篇》,立志于先类名
-
去岁欢游何处去,曲江西岸杏园东。花下忘归因美景,尊前劝酒是春风。各从微宦风尘里,共度流年离别中。今日相逢愁又喜,八人分散两人同。 作品赏析原题注:去年与哥舒等八人同登科第,今叙会散之意
-
广武城边逢暮春,汶阳归客泪沾巾。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
-
《繁星·一五九》 冰心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赏析】 冰心在回顾《繁星》和《春水》的创作时说过:“在三五行诗句的背后,往往有些和你有关
-
霜天晓角① 范成大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注释] ①霜天晓角:因林逋咏梅词有
-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气乃厚。
名言: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
-
仙家既有灵符术,越俗兼为竞渡游。三十六宫迟日永,绮窗朱户彩云福
-
一榻清风殿影凉。涓涓流水响回廊。千章云木钩輈叫,十里溪风?稏香。冲急雨,趁斜阳。山园细路转微茫。倦途却被行人笑,只为林泉有底忙。 作品赏析【注释】①约作于淳熙十三年(1186),时稼轩罢居带湖。鹅湖寺
-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木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以耗
名言: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木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