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袁枚《别常宁叔家青衣》赠别诗作
别常宁叔家青衣·袁枚 六千里外一奴星,送我依依远出城。 知己那须分贵贱,穷途容易感心情。 漓江此后何年到,别泪临歧为汝倾。 但听郎君消息好,早持僮约赴神京。
乾隆元年丙辰(1736年),二十一岁的袁枚赴广西探望在巡抚金鉷衙门里当幕僚的叔父袁鸿,五月初四到桂林,次日见巡抚,大受器重,居三月,金鉷荐其赴京参加该年秋季的博学鸿词考试。此诗即是袁枚离桂赴京时赠给为他送行的叔父家仆人常宁的。
作为一首赠别之作,本诗的特点不在其表现形式上的新颖,而在其感情的真挚、可贵。
首联写送者的身份与行为。“奴星”指这位叔父家的“青衣”(仆人)常宁,“六千里”是袁枚老家杭州至桂林的距离。不过这一数字不一定是确数,也许是用柳宗元别舍弟宗一中“一身去国六千里”这个现成词。言其身份,并非为强调他们的尊卑界限,而是为下文而作的必要交代。言距离之遥,可见诗人与常宁只是邂逅之遇,他们过去不相识,今后能否再遇亦未知。正因为是这样一种关系,所以常宁能殷殷相送,也更加可贵。“依依”语出诗·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一向是用以状描别情的首选词汇。常宁舍不得诗人离去,所以送行一直远出城门之外。
次联是本诗中的闪光点,它道出了人际间一种十分可贵的感情。袁枚和他叔父家虽然也都是贫寒的读书人,但在常宁面前毕竟是主。然而诗人并不把这层主仆关系看得很分明,把常宁的远送看作仆人对主人的忠诚或应尽义务,而是将此看作是两心相知的外化表现。诗人在临别之际深为常宁的情谊所感动,更加感受到心灵相通的可贵,因而喊出了“知己那须分贵贱”这一摒弃了等级习见的充满人情味的可贵声音。次联的下句既是当时情状的反映,也是对常宁的含蓄的赞美。袁枚此次来桂林时,年方弱冠,既未有什么地位,生活也极穷困,来时的路费也是别人借给他的,刚到时自己的叔父都瞧不起他,可谓是穷途之客。这次虽然北上应考,成败亦未能逆料。在这种境遇中,常宁能与袁枚建立深厚的情谊,可见他不是个势利的仆人,也正是这一点深深地感动着青年诗人的心。
第三联感伤后会难期,直抒惜别之情。写法可能化自前人,唐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中“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和卢纶送李端中“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等句都为类似的抒情方式。所不同者,袁枚之泪,是为这位仆人而洒。
惜别而至倾泪,这种别情应是表达得淋漓尽致了。然而诗到这里并不歇笔,在挥手道别的最后时刻,诗人又留给常宁一句话,要他等待自己的好消息。“郎君”是诗人自指;僮约是西汉王褒写的一篇游戏文,内容是与仆人订的契约,其中规定如果仆人愿意来,当完成哪些事。袁枚在这里是取其题意,谓一旦自己考试获售,便要把常宁接到京城去,在自己身边做事,以便朝夕相处。这一许诺不仅进一步体现了两人的相知相得,也使上文对别愁的抒写在几已饱和的基础上又拓进了一层。
-
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 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 可不慎乎。 ——《易传·系辞上》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学而》 君子耻其言而过
-
[22]碧血:周朝大夫苌弘,忠心于国,却被杀害。相传他的血三年后化为碧玉,后因称死难者的血为碧血。几春花:言碧血化成几个春天的花。一抔土:一捧土,指坟。 [23]叱咤声:具有英雄气概的呼斥声。呜咽水:发出呜咽声的流水。呜咽,含有对死
-
【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注释与译文]落木,落叶。萧萧,落叶声。两句的意思是:无边无际的落叶纷纷飘零,奔流不息的长江水滚滚而来。诗句集中表现了秋天空旷、萧杀的典型景象,也在写景中传达出
-
深刻山崖,皱纹叠叠沟壑,伤痕深深蘸多少爱、多少恨如此刻骨铭心?!莫道岁月无锋积雪没钢刃记住了么?峰峦何处不留下柔弱者的永恒……1988
-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
名言: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
清境岂云远,炎氛忽如遗。重门布绿阴,菡萏满广池。石发散清浅,林光动涟漪。缘崖摘紫房,扣槛集灵龟。浥浥馀露气,馥馥幽襟披。积喧忻物旷,耽玩觉景驰。明晨复趋府,幽赏当反思。
-
论题解析 [解题]目标(goal),指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如果说理想和愿望是我们所要达到的人生目的,那么目标就是人生旅途中一个个的驿站,只有一步步地实现目标,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理想。 [析题]
-
《圣经·旧约》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作者:古希伯来人 类型:宗教经典和文学总集 背景搜索 本书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圣经·旧约》简称《旧约》,是古代希伯来人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文学作品的汇集,为犹太教的
-
【3337】老一辈革命家论党的建设(第一卷)(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党建研究局编,党建读物出版社,组工书架之一,2017年7月。2001年7月)△本
-
清·方苞 先君子 ① 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 ② 。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 ③ 出,微行 ④ 入古寺。庑下 ⑤ 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 ⑥ 。公阅毕,即解貂 ⑦ 覆生,为掩户 ⑧ 。叩 ⑨ 之寺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