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惠洪《七律·秋千》千家诗鉴赏
释惠洪七律·秋千千家诗鉴赏
释惠洪〔一〕
画架双裁翠络偏〔二〕,佳人春戏小楼前。
飘扬血色裙拖地,断送玉容人上天〔三〕。
花板润沾红杏雨〔四〕,彩绳斜挂绿杨烟。
下来闲处从容立,疑是蟾宫谪降仙〔五〕。
〔一〕惠洪(1071—1128):字觉范,俗姓喻,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北宋诗僧。或谓其为“德洪”,俗姓彭。少时尝为县小吏,后得祠部牒为僧。善画梅竹。黄庭坚喜其聪慧,教之读书,后为海内名僧。其文伟俊,不类佛家语。诗长于七古。又善作小词,时作绮语,有“浪子和尚”之称。与苏轼等为方外交。有石门文字禅三十卷。又有冷斋夜话十卷,天厨禁脔三卷。周泳先辑其词为石门长短句一卷。
〔二〕画架:装饰精美刻有花纹的秋千架。翠络:秋千上翠绿色的绳子。
〔三〕断送:打发。玉容:似玉面容,借代用法,指荡秋千的美女。
〔四〕花板:秋千上雕花的脚踏板。红杏雨:红杏枝头的露水。
〔五〕蟾宫:月宫,传说月中有蟾蜍,故称月宫为蟾宫。谪降仙:贬谪下凡的仙子。
【点评】诗歌用绮丽的语言描绘了佳人的衣着饰物、华美的秋千、优美的环境,盛赞女子美貌,写出了荡秋千的乐趣。
-
一 游明皇故里明光市 张子耀 明皇故里瑞霞腾,老巷新街酒上乘。 远望青山林木茂,近瞻碧水画舸凌。 坤灵聚气传薪火,英杰辉煌举凤鹏。 宝地闻名留圣迹,宏图展拓众心凝。 二 回忆少年时代 张子耀 绮梦常
-
金绳界宝地,珍木荫瑶池。云间妙音奏,天际法蠡吹。
-
宁亲为令子,似舅即贤甥。别路经花县,还乡入锦城。山临青塞断,江向白云平。献赋何时至,明君忆长卿。
-
《古代兵法散文·春秋兵法·孙子兵法逸文》原文鉴赏
-
芳桂当年各一枝,行期未分压春期。江鱼朔雁长相忆,秦树嵩云自不知。下苑经过劳想像,东门送饯又差池。灞陵柳色无离恨,莫枉长条赠所思。
-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一旦羽翼
-
这首词的上片重在写景,通过写 景来抒情说理,寓理于景,寓情于景。景、情、理浑融一体。“秦望山头,看乱云急雨,倒立江湖。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开篇直截了当,写登高望远所见。“秦望山”,因秦始皇南巡时曾登此山观大海,祭大禹,故名。“乱云
-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出处】唐孟浩然《 岁暮归南山 》。 【意思】愁思难解,夜不能寐,月光清清,院落 空寂。虚字有双关之意,既是院落空寂的写实,又是诗人心绪空虚,仕途不遂的写照。借描绘自
-
送客飞鸟外,城头楼最高。樽前遇风雨,窗里动波涛。谒帝向金殿,随身唯宝刀。相思灞陵月,只有梦偏劳。
-
秋天的况味林语堂作者简介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又名玉堂、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