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光羲《洛阳道》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洛阳道
储光羲
大道直如发,春日佳气多。
五陵贵公子,双双鸣玉珂。
储光羲(约707—762),祖籍兖州(今属山东),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延陵)人,开元十四年(726)举进士,任冯翊县(今陕西省大荔县)尉,后转任安宜县(今江苏宝应西南)尉、下邽县(今陕西渭南东北)尉、氾水县(今河南省荥阳市氾水)尉。仕宦不得意,辞官归乡,后隐居终南山。曾被任命为太祝,迁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陷贼于长安,任伪职。脱身归朝,被贬岭南,死于贬所。可见他生活道路十分坎坷,对公子哥儿们有不满之情,所以写了这首诗。四库全书收储光羲诗五卷,全唐诗录其诗四卷,全唐诗续拾补其诗一首。
洛阳道为汉横吹曲之一,本诗为储光羲所作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组诗的第三首。从该组诗来看,确实以洛阳为描写对象。如第一首:“洛水春冰开,洛城春水绿。朝看大道上,落花乱马足。”可见这首诗写的是公子哥儿们的游春活动。
起句写道路很直、很宽、很平坦。南朝宋鲍照诗代陆平原君子有所思行中已有“驰道直如发”的说法。
次句承上写春天,气候宜人,正适合出游。“佳气”指美好的气象。一个“多”字,含义十分丰富,读者可以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的翅膀,譬如阳光明媚,山青水秀,桃红柳绿,鸟语花香等等。
三句中的“五陵”指西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都在今陕西省咸阳市北五陵原。这里地势开阔,风景美好,是汉唐时期豪门贵族与富商巨贾的居住区。因此“五陵贵公子”泛指有钱有势的富家子弟。
结句中的“双双”指成群结对,“玉珂”指马头上玉制的装饰品。“鸣玉珂”指马在奔走时“玉珂”相互撞击所发出来的声音。这句诗是写有钱有势的富家子弟们正成群结队地骑着马从眼前轻快地走过。
这首诗好在最后一句,作者通过马的装饰品,来写马的高贵。通过高贵的马来写骑马的人之有钱有势。通过“鸣玉珂”写马的步伐是轻快的。通过马的轻快步伐,写贵公子们正在得意洋洋地游春。他们趾高气扬,目空一切,整个春天都是他们的。这首诗对所有这一切,仅作了客观的描写,但是诗人内心的不平与愤懑情绪,我们都是能感觉到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中的细雨欢快,内容包括描写"细雨"的古诗词,描写细雨的古诗词,描写雨欢快活泼的诗句。1.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释义:细雨斜风天气微寒。淡淡的烟雾,滩边稀疏的柳树似乎在向刚放晴后的
-
王国维《人间词话·一池春水皱》经典解读 一池春水皱 张皋文谓:“飞卿之词,深美闳约。”余谓:此四字唯冯正中足以当之。刘融齐
-
陋巷掩弊庐,高居敞华屋。新昌七株松,依仁万茎竹。松前月台白,竹下风池绿。君向我斋眠,我在君亭宿。平生有微尚,彼此多幽独。何必本主人,两心聊自足。 作品赏析【注释】:原题:闻崔十八宿予新昌弊宅,时予亦宿
-
宛转回纹锦,萦盈连理花。何须郭忠恕,匹素画缫车。
-
翠黛眉低敛,红珠泪暗销。曾来恨人意,不省似今朝。
-
《古代兵法散文·战国兵法·握奇经》原文鉴赏
-
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云根台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作品赏析秋风:一作秋色。
-
夫璿玉致美〔2〕,不为池隍之宝〔3〕;桂椒信芳〔4〕,而非园林之实。岂其深而好远哉!盖
-
作者: 张俊山
-
这一篇游记写于至和元年(1054)七月,当时作者年34岁,正在通判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潜山县)。这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社会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