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元明清诗词

王韬《独登杜拉山绝顶》描绘英国异域风光人情诗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王韬《独登杜拉山绝顶》描绘英国异域风光人情诗

独登杜拉山绝顶·王韬 济胜渐无腰脚健,探幽陡觉心胸开。 泉声若共石斗激,岚影时与云徘徊。 眼前已觉九霄近,足底忽送千峰来。 天悦羁人出奇境,家乡不见空生哀。

同治六年(1867)至九年(1870),作者曾随英人理雅到英国译书。旅英期间,写了一些描绘异域风光人情的诗,题材新颖,清鲜可诵。这首七律,便是写他在英国登山所见到的优美景色和由登山引起的思乡愁绪。杜拉山,是英国的山名。

诗的首联写他在登山过程中的内心活动。上句的“济胜”一词,典出世说新语·栖逸。书中记载:“许掾(询)好游山水,而体便登陟,时人云,‘许非徒有胜情,实在济胜之具。’”谓许腰脚轻健,有游观山水名胜的身体条件。诗人在这里反用这个典故,写自己虽兴致勃勃想饱览异域山水名胜,却惭愧自己腰脚不健,不能随心所欲。用典故,取其佳词而反用其意,便显得新鲜,饶有情趣,一种向往异域新奇美景之情已隐隐透出。下句笔锋陡然一转,写自己登上山顶,探访到幽僻之境,顿时心胸开豁,神清气爽。这一联对仗工整,诗意却曲折跌宕,细致地揭示出心情的变化。

中间两联都是写景,写登上绝顶后的所见、所闻、所感。颔联上句写俯瞰。万丈深壑之中,但见山泉急湍冲击岩石,波腾浪涌,响声如雷,好像是泉与石在相互激斗,要争个高低似的。诗人绘形绘声把泉水撞击岩石的景象写得非常生动有趣,可以想见诗人当时那种惊叹、好奇之情状。下句写仰观。天上白云叆叇,山间翠岚飘浮,在阳光明灭之中,仿佛是岚影不时地与白云一道徘徊缓步,看上去它们多么友好亲密。我们也可以想像诗人是多么悠然自得,他甚至也想腾身而起,与岚影、白云一道徘徊呢。这一联用白描,兼用拟人手法,状景如画。颈联上下句,分写“眼前”、“足底”之景。因为站在高山绝顶之上,所以诗人仿佛觉得自己已身近九霄,飘飘欲仙了。而向远处眺望,无数座山峰,犹如涛翻浪涌,好像都在向着自己的脚底下奔赴而来。这一联写错觉、幻觉,借以形容杜拉山之高峻雄伟,它高耸云霄,令群峰趋俯于足下。“忽送”、“来”三字,把静止的千山万峰,写得飞动,简直写活了。读“足底”句,使人自然联想到北宋诗人王安石的“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的名句,二者都是化静为动的写法。这一联,境界高远阔大,颇有气势。

最后一联是即景抒情。上句说,饱览这新奇壮美的景色,诗人感到仿佛是苍天格外喜欢他这个寄居他乡的人,有意送来奇境让他观赏,以安慰他在异乡的孤独与寂寞。这一句,造语立意新奇警策,蕴含哲理,把作者登峰览景的逸兴写得淋漓尽致。不料,结句却又陡然一转,喜极生哀。尽管眼前风光奇丽,但毕竟旅居异邦,故乡遥隔万里重洋,杜拉山绝顶虽高,仍然不能望见故园,一股哀愁之情忽然袭上心头。思乡而不能回乡,生出这种乡愁也是徒然的,但也难以排遣。一个“空”字,把诗人无限惆怅、徒唤奈何的心情含蓄地表达出来。

此诗可取之处,在于写异域景色的成功。诗人写景,处处由立足于高山绝顶这个特定视角着笔,取景角度多变,又善用白描和拟人手法,故笔下景色生动活泼。此外,章法既严密紧凑,又波澜曲折,也是值得借鉴的。

猜你喜欢
  • 国学名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处和解释

    【名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语出《诗·卫风·淇奥》。有个文雅的君子,他努力进修学业,就像切断骨角制成骨器一样,又如磨光象牙一般,似雕琢美玉,又和磨制石器相同。后以“切磋琢磨”比喻人们在学业德

  • 《梨花图》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钱选 寂寞阑干泪满枝,洗妆犹带旧风姿。 闭门夜雨空愁思,不似金波欲暗时 ① 。 【注释】 ①金波:谓月光。 【评说】 本诗选自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钱讯梨花图》题诗。 白居易在《长恨歌》里描述杨贵妃死后成

  • 草色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

    “草色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草色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是关于描写“场景记叙·隐逸生活”类的诗句。 我的心情与草色一样悠闲,是非、名利的观念非常淡泊。诗人有

  • 古诗《河阴夜泊忆微之》赏析解读

    忆君我正泊行舟,望我君应上郡楼。 万里月明同此夜,黄河东面海西头。 这是一首直抒胸臆的七言绝句。 这首充满思念之情的小诗,写于唐穆宗长庆四年 (824) 六月下旬,白居易自杭州刺史离任北归途中,沿黄河

  •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出处】唐白居易《 长恨歌 》 【翻译】其中有一位仙女名叫太真,她的美貌跟贵妃极相似。

  • 白居易《睡起晏坐》全诗赏析

    后亭昼眠足,起坐春景暮。新觉眼犹昏,无思心正祝淡寂归一性,虚闲遗万虑。了然此时心,无物可譬喻。本是无有乡,亦名不用处。行禅与坐忘,同归无异路。 作品赏析[道书云:“无何有之乡。”禅经云:“不用处。

  • 白居易《题崔常侍济上别墅》全诗赏析

    求荣争宠任纷纷,脱叶金貂只有君。散员疏去未为贵,小邑陶休何足云。山色好当晴后见,泉声宜向醉中闻。主人忆尔尔知否,抛却青云归白云。 作品赏析【注释】:时常侍以长告罢归,今故先报泉石。山色好当晴后见?泉声

  • 查干《故乡田野的秋声》

    秋八月,故乡的田野充满了自然之声。与其他季节有所不同的是,那些声音丰满、空阔、深邃,会填满广袤的田野和山谷。自然之声,即天籁。天籁

  • 能者非他,能自树立不因循者是也。

    名言: 能者非他,能自树立不因循者是也。 句意: 说某人善于作文, 并不是指别的, 是指他善于独创不因循前人的说法而已。 出处: 唐·韩愈《答刘正夫书》

  • 高适《效古赠崔二》全诗赏析

    十月河洲时,一看有归思。风飙生惨烈,雨雪暗天地。我辈今胡为,浩哉迷所至。缅怀当途者,济济居声位。邈然在云霄,宁肯更沦踬。周旋多燕乐,门馆列车骑。美人芙蓉姿,狭室兰麝气。金炉陈兽炭,谈笑正得意。岂论草泽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先秦诗歌
  • 元明清诗词
  • 汉魏六朝诗
  • 千家诗全集
  • 白渔诗集
  • 经典古诗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