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敢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卷二初春小雨已介绍。韩愈对永贞改革持反对态度。宪宗元和元年(806),召任国子博士。元和十二年(817),从裴度讨淮西节度使吴少阳之子吴元济有功,升任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819)正月,宪宗派人到凤翔(今陕西凤翔)法门寺迎佛骨入宫供奉,韩愈上论佛骨表劝谏,触怒宪宗,被贬为潮州(今广东潮州)刺史。韩愈在赴潮州途中到达蓝关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送行,他写了这首诗。“蓝关”,即蓝田关,在今陕西蓝田东南。
首联直截了当地说明了自己获罪的原因。“朝奏”与“夕贬”,“九重天”与“路八千”正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受到处分之迅速与严厉,也表明了皇权之神圣和不可冒犯。但是韩愈毕竟冒犯了,这也显示了韩愈无所畏惧的气概。所奏即论佛骨表,其中说:“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可见,韩愈对上论佛骨表会受到处分是有思想准备的,他的无畏精神也是有思想基础的。
颔联写他在受到皇帝处分之后,仍然坚持认为自己的出发点是正确的,而且明确表示对因此遭贬毫不后悔。两句采用流水对的形式,读起来显得紧凑而流畅。特别是第四句采用反问的形式,将毫不后悔的态度表现得愈加鲜明、坚决。“残年”,剩余岁月,当时韩愈已经52岁。
颈联即景抒情。五句表达对家庭难舍难分的心情。当他回顾家庭所在地长安时,愁云笼罩在终南山上挡住了视线,看不见长安,当然更看不见家,于是越加挂念起他的家来。六句写瞻望前程,雪拥蓝关,可谓前程莫测。“马不前”,充分显示了征途的艰难,也表现了马对家乡的留恋,这实际上也是韩愈自己心情的写照。
尾联婉转地表达了被贬潮州的顾虑与愤激之情。不写自己担忧会死在瘴江边,而是通过揣度侄孙远来的目的是为了到瘴江边收敛自己的尸骨,就含蓄地表现了这一点。“瘴”,瘴气,指热带或亚热带山林或水边的湿热空气。过去认为是恶性疟疾等疾病的病源。“瘴江”指潮州地区的河流,此处“瘴江边”指潮州。
据旧唐书·韩愈传介绍,在供奉佛骨时,“王公士庶奔走施舍,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韩愈上论佛骨表加以劝谏,无疑是正确的。在受到严厉惩处后,作者在诗中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写得理直气壮、气势磅礴,这是难能可贵的。高步瀛在唐宋诗举要卷五引文称此诗“大气盘旋,以文章之法行之,然已开宋诗一派矣”。如首联直叙其事,以“一封”与“九重”,“朝奏”与“夕贬”对,诵之,颇有激昂慷慨之势。颔联两句分别用“欲为”、“肯将”等虚字,使人感到流转自如。韩愈对宋诗风格的影响,于此诗也可见一斑。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初中古诗词大全百度云,内容包括初中语文古诗大全初中古诗词详细点,最好打出来,初中生必背古诗词50首,初中生必背古诗词一百首。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 七年级上册 (一)、课内古诗背诵 【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
奶奶这个人爱干净,平日把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她从不养小狗小猫这些小动物,怕它们给家里添乱。我们家买的新房装修,回老家暂住一段日子,
-
城西三月三十日,别友辞春两恨多。帝里却归犹寂寞,通州独去又如何。
-
【大圣乐】村落无人要厮笑,这愁闷有谁知道。闲来徐步,桑麻径里,独自烦恼。 【叨叨令】 贫则虽贪,每恁地娇,这两眉儿扫。有时暗忆妾爹娘,珠泪堕、润湿芳容,甚人知道?妾又无人要。兼自执卓做人,除非是苦怀抱
-
谈说之术: 矜庄以莅之,端诚以处之,坚强以持之,分别以喻之,譬称以明之,欣欢芬芗以送之,宝之,珍之,贵之,神之。如是则说常无不受;虽不说人,人莫不贵,夫是之谓为能贵其所贵。 ——《荀子·非相》 演讲就
-
乔吉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这首散曲怪在
-
七年级八年级语文古诗词默写(初中人教版七八年级语文古诗词名句谢谢)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七年级八年级语文古诗词默写,内容包括初中人教版七、八年级语文古诗词名句谢谢,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课外10首古诗理解性默写,7,8年级语文所有古诗。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
-
《萧红墓畔口占戴望舒》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此诗题作口占,似乎是诗人在墓地即目所见,出口成章,没有经过长期的思索和
-
最近武汉的天气,大雪纷飞,寒风凛冽,雾霾笼罩,走在大街上的人,有很多人戴上了口罩,把整个面部捂得严严实实,雾霾仿若一道天幕把人和人
-
系舟淮北雨折轴,系舟淮南风断桥。客行有期日月疾,岁事欲晚霜雪骄。山根浪头作雷吼,缩手敢试舟师篙。不用然犀照幽怪,要须拔剑斩长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