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诗《秋风引》译文与注释
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唐代中期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有“诗豪”之称。世称“刘宾客”刘禹锡生于嘉兴(当时属苏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汉族,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县)。
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注释】
(1)秋风引:即秋风曲。
(2)萧萧:风声。
(3)孤客:独自在外客居的人,此作者自指。
【诗词译文】
秋风从何处吹来?萧萧之声送走雁群。清晨吹入庭前树木,羁旅他乡的我最先敏感地听闻。
-
宋词典故·天一地二 【出典】 《周易·系辞上》:“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
-
【名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注释与译文]羁(jī),系住,关押。两句的大意是:笼中的鸟留恋往日自由飞翔的树林,池中的鱼思念过去纵情遨游的水潭。诗人以羁鸟和池鱼为喻,写出了自己在浊污官场中向往回到
-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听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作品赏析【注释】:香积寺:故址在今陕西省长安县南。制毒龙:佛家比喻邪念妄想。见《涅磐经》:“但我住处有
-
【名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注释与译文]灵犀,古代把犀牛角看作灵异之物,角中心有一条白纹如线,上下相通。两句是说:虽然我身上没有长出彩凤的双翅,得以飞越阻隔与你相会,但我们彼此的心象灵异
-
季弟仕谯都,元兄坐兰剩言访始忻忻,念离当耿耿。嵯峨夏云起,迢递山川永。登高望去尘,纷思终难整。
-
这是一首情深意切的寄怀诗,诗人以生动真切的笔触,抒发了思念儿女的骨肉深情。诗以景发端,在读者面前展示了“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的江南春色,把自己所在的“吴地”(这里指南京)桑叶一片碧绿,春蚕快要结茧的情景,描绘得清新如画。接着,即景生
-
【注释】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淫:乱。指扰乱心思。 移:改变。指改变节操。南宋朱熹《集注》云:“变其节也。” 屈:屈服。指放弃节操。 【赏析】 景春崇尚纵横之术。一次,他与孟子谈论什么是“大丈夫
-
庾信惟忠且惟孝,为子复为臣。一朝人事尽,身名不足亲。吴起尝辞魏,韩非遂入秦。壮情已
-
头青眉眼细,十四女沙弥。夜静双林怕,春深一食饥。步慵行道困,起晚诵经迟。应似仙人子,花宫未嫁时。 作品赏析【注释】:原题注:郭代公爱姬薛氏,幼尝为尼,小名仙人子。
-
〔美词荟萃〕 陈规陋习 婚丧嫁娶 民风淳朴 良辰吉日 新春佳节 重阳登高 吹吹打打 火树银花 顶礼膜拜 举杯欢庆 欢声雷动 接踵而至 人山人海 万人空巷 毕恭毕敬 佳句宝典 1.七月是举办那达慕的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