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千家诗全集

千家诗《杜牧·题扬州禅智寺》题解与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千家诗《杜牧·题扬州禅智寺》题解与鉴赏

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

雨过一蝉噪[1],飘萧松桂秋[2]。

青苔满阶砌[3],白鸟故迟留[4]。

暮霭生深树[5],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6]。

[题解]

扬州,今属江苏。禅智寺,又名上方寺、竹西寺,在扬州城东十五里。这首诗是杜牧到禅智寺探视患病的弟弟时写的。诗人巧妙地以反衬手法表现寺院的冷寂与幽暗,含蓄地透露自己忧弟病、伤前程的心境,全诗在凄清中仍显出作者特有的明净俊爽的风致。

[注释]

[1]雨过一蝉噪:暗用南朝梁代诗人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句意,以动衬静。

[2]飘萧松桂秋:在风中摇曳的松枝、桂树也显出了萧瑟秋意。

[3]阶砌:台阶。

[4]故:故意。迟留:淹留,逗留。

[5]暮霭:傍晚的云气。

[6]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从竹西路传来喧闹的歌声与器乐声,有谁知道那就是市井繁华的扬州呢!竹西路,在禅智寺前官河北岸。歌吹,歌声与器乐声。

猜你喜欢
  • 王建《楼前》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 诗词绝句鉴赏

    王建《楼前》诗词原文: 楼前春色宜人好, 柳暗花明又一村。 百草千花皆团结, 万千人民一家亲。 赏析: 王建的《楼前》是一首描绘春景的绝句。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色,表达了人们团结互助、大家庭的情感。 首两句“楼前春色宜人好,柳暗花明又一村。”诗人描绘了楼前的春景,形容春天的美好和活力。柳暗花明象征着春天的繁花和生机,又一村则暗示了春天到来,乡村也充满了生气。 接下来的两句“百草千花皆团结,万

  • (秦 牧)《土地》赏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秦 牧土地》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秦 牧 我们生活在一个开辟人类新历史的光辉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人们对许许多多的自然景物也都产生了新的联想、新的感情。不是有无数人在讴歌那光芒四射的朝阳、

  • 典故“谪仙人”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典源出处 李白《对酒忆贺监》诗序: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因解金龟,换酒为乐。孟棨《本事诗高逸》: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

  • 刘禹锡《送僧元暠东游》全诗赏析

    宝书翻译学初成,振锡如飞白足轻。彭泽因家凡几世,灵山预会是前生。传灯已悟无为理,濡露犹怀罔极情。从此多逢大居士,何人不愿解珠璎。

  • 《花犯 苔梅赏析》

    【注释】:薛砺在议论王沂孙的咏物词时讲:“能将人物和事感情融成一片,一意连贯下去,毫无痕缝可寻。”其言切切 。碧山此词 ,托物寄意,运意高远,吐韵清和。以此词观碧山艺术之修养,在咏物方面,已有臻化境。“古婵娟,花鬟素靥,盈盈瞰流水”,以“古

  • 范小青《七都在哪里》经典散文全集

    七都在哪里 七都在太湖边上。 这是我早就知道的。因为早些年,在我从少年长到青年的一段时间里,我就在吴江生活,前后大约近十年。我

  • 沈宜修《蝶恋花·感怀》明代词作鉴赏

    这是一首表现“闺情”的作品。表现闺情是中国抒情文学,特别是诗词的一大主题。多愁善感的沈宜修写的这首《蝶恋花》,堪称这类作品中的佼佼者。

  •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银色的光芒

    银色的光芒最近读的字,凉薄透彻。心里也丝丝的凉。不过喜欢这样的清醒。总是沉溺于个人的小情绪,难以逃脱那份混沌。刹那里的意念,纷纭杂

  • 杜牧《赠别二首》全诗赏析

    娉娉褭褭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先秦诗歌
  • 元明清诗词
  • 汉魏六朝诗
  • 千家诗全集
  • 白渔诗集
  • 经典古诗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