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诗七绝《苏轼·海棠》诗词赏析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一〕,香雾空蒙月转廊〔二〕。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三〕。
〔一〕泛:浮动。崇光:春光。
〔二〕空蒙:一作“空濛”,雾气迷蒙。
〔三〕“只恐”以下两句:写人与花对话,怕花睡去;燃亮烛火,近赏红妆。这种痴语与顽行写出了苏轼对这株无人观赏的海棠的痴情。红妆,女子盛装,此处喻指海棠。苏轼这里以人喻花。李商隐花下醉中有诗句“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苏轼的诗句可以说是点石成金。
【点评】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至元丰七年(1084)之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一说作于元丰三年(1080),苏轼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这是首咏物之作,前两句写物,从视觉、嗅觉角度描写,表现了月色朦胧的夜晚,微风吹拂之下,海棠花摇曳多姿,香气弥漫;后两句写诗人的情态,因为害怕海棠在深夜中睡去,所以特意点上高高的蜡烛,传神地写出诗人的痴情、海棠的美丽;典故的运用拓宽了想象的空间。
-
作者: 张俊山
-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诗鉴赏 这首《春雪》,构思新巧,是韩愈小诗中的佼佼者。 ld
-
僧房药树依寒井,井有香泉树有灵。翠黛叶生笼石甃,殷红子熟照铜瓶。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新成瑞犬形。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
-
王鸿业重修岳阳楼感赋披襟纵步上层楼,万顷湖光一望收。三峡江流遥入海,九嶷云物最宜秋。汨罗幽怨生烟渚,客座诗情对水鸥。多少英雄皆已矣
-
秋夜即事秋宵残雨上窗纱,一点流萤照暮花。觅得轻罗穿竹径②,已随风叶过邻家。①即事,就眼前所见事物咏诗。②轻罗,轻巧的丝质团扇。【
-
宋词典故·风生两腋 【出典】 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赞美少年情怀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写少年情怀的古诗,写少年情怀的古诗,抒发青春少年情怀的诗篇。少年侠气,结交五都雄。 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 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鞍,斗城东。 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
-
郦道元 河水南迳北屈县故城西 (1) ,西四十里有风山 (2) ,风山西四十里,河南孟门山 (3) ,与龙门山相对 (4) 。《山海经》曰: “孟门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黄垩涅石。 (5) ”《淮南
-
父亲是个快活人父亲是个快活人,尽管不会拉二胡,也不会弹三弦,可有副好嗓子,爱说评书、甩平词儿。那时,我很小。冬天,我经常趴在父亲肩
-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