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诗五律《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诗词赏析
李白
江城如画里〔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三〕,双桥落彩虹〔四〕。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一〕宣城:唐宣州治所,在今安徽水阳江西岸。谢脁北楼:即谢脁楼、谢公楼,为南齐谢脁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在陵阳山顶,御史中丞兼宣州刺史独孤霖将北楼改建,因其地势高且险,崖叠如嶂,故题名“叠嶂楼”。
〔二〕江城:指宣城。
〔三〕两水:指环绕宣城的宛溪、句溪。
〔四〕双桥:指宛溪上的凤凰、济川二桥,隋朝开皇年间建造。
【点评】李白在长安郁郁不得志,不得已浪迹天涯。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秋季,他第二次来到宣城,在谢公楼写下了这首诗。诗描绘了谢脁北楼明丽的秋景和萧瑟的秋意,抒发了对谢脁深切的思古幽情,反映了诗人对谢脁的敬意。
-
这是一首哲理诗,而一般被认为是游赏之作,诗通篇用比体,用诗人探寻春天以及对春天的勃勃生机的感受来讲明一个道理:只要进了孔圣之门,懂得了儒家真谛,就能领略到无边生机。
-
朋友回了一趟老家,是自己驾车走的,途中穿过好几个省。在经过一些旅游城市时,她停下来从容地玩了几天,然后准确地把车停在自己家门口的那
-
【名句】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注释与译文]傍晚云烟尽收,到处充满清爽寒凉的秋气;银河寂静无声,一轮明月犹如玉盘在夜空中缓缓转动。诗句写秋夜的清幽高爽、圆月的晶莹光亮,中秋月夜佳景历历如在目
-
七月流火,暑热渐消。但台风却接二连三,且一个比一个嚣张、暴虐,“天一”台风在太平洋生成后,从三级发展到四级飓风,再发展到五级,最后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古诗词三首,内容包括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课文,谁知道,五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词三首”资料,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资料。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包括:《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三首。《牧童》作者:吕岩(唐)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
-
【注释】:据陆游《京口唱和序》云 :“隆兴二年闰十一月壬申,许昌韩无咎以新番阳(今江西波阳)守来省太夫人于闰(润州 ,镇江)。方是时 ,予为通判郡事,与无咎别盖逾年矣。相与道旧故部,问朋俦,览观江山,举酒相属甚乐 。”此词可能是元吉在赴镇江
-
怪底寒梅,一枝雪里,直恁愁绝。问讯无言,依稀似妒,天上飞英白。江山一夜,琼瑶万顷,此段如何妒得。细看来,风流添得,自家越样标格。晓来楼上,对花临镜,学作半妆宫额。著意争妍,那知却有,人妒花颜色。无情休
-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出处】唐白居易《 长恨歌 》 【翻译】寂寞的玉容流满晶莹的泪水,就象盛开的梨花沐浴着春雨。怀着无限的深情感谢君王,自从分别
-
故跻瀼岸高,颇免崖石拥。开襟野堂豁,系马林花动。雉堞粉如云,山田麦无垄。春气晚更生,江流静犹涌。四序婴我怀,群盗久相踵。黎民困逆节,天子渴垂拱。所思注东北,深峡转修耸。衰老自成病,郎官未为冗。凄其望吕
-
津桥东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诗思迷。眉月晚生神女浦,脸波春傍窈娘堤。柳丝袅袅风缲出,草缕葺葺雨剪齐。报道前驱少呼喝,恐惊黄鸟不成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