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西汉)
作者简介
战国策简称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也是彪炳千秋、影响深远的一部谋略宝典、论辩宝典。它最初是由战国纵横家为了提高游说效果、揭示社会人生规律而辑录的策士们的成功游说辞、书信及言行录,最后的编定者是西汉末年的刘向。
刘向(约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沛人,是经学家、目录学家和文学家,著有新序、说苑等。他研习易,精于春秋谷梁传。刘向在整理本书时,按照战国的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个国家的次序,删去重复,编定一书,定名为战国策,共33篇。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在各国的政治活动和言论,反映了各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上的斗争,展示了战国时代的社会特点和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也是先秦历史散文中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其写作特点是长于说事,喜欢夸张渲染,常用巧妙生动的譬喻和寓言故事来说明抽象的道理。这部书既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入选教材作品
1。唐雎不辱使命(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教材九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四册)
2。邹忌讽齐王纳谏(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教材九年级下册,江苏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下册,语文出版社八年级下册)
-
度荆门望楚 陈子昂 遥遥去巫峡, 望望下章台。 巴国山川尽, 荆门烟雾开。 城分苍野外, 树断白云隈。 今日狂歌客, 谁知入楚来! 陈子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
-
松花江,江水清,夜来雨过春涛生。浪花叠锦绣縠明 ② ,彩帆画鹢随风轻 ③ 。箫韶小奏中流鸣 ④ ,苍岩翠壁两岸横。浮云耀日何晶晶,乘流直下蛟龙惊。连樯接舰屯江城 ⑤ ,貔貅健甲皆锐精 ⑥ 。旌旄映水翻
-
谁要是看惯了平畴万顷的田野,无穷尽地延伸着棋格子般的纵横阡陌,四周的地平线形成一个整齐的圆圈,只有疏疏的竹树在这圆周上划一些缺刻。这地平的背后没有淡淡的远山,没有点点的帆影,这幅极单调极平凡的画面乃似
-
《赠梁任父同年》这首诗是1896年黄遵宪邀请梁启超到上海办《时务报》时写给梁的一首诗。诗中表现了作者为国献身,变法图存的坚强决心和对梁启超的热切希望。 诗题中梁任父即指梁启超,梁启超号任公,父是作者对梁的尊称,旧时“父”字是加在男子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鉴赏古诗词的基本要领,内容包括古诗词赏析的方法,古代诗词赏析方法及步骤有那些,谈谈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分别举例说明。写景抒情诗。写景抒情诗主要描绘的是山水名胜、唯美的自然风光,其写景手法通常采用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反衬、对比等。在赏析时,第一步就是
-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奉藏者
名言: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
-
樱桃记在早市买来了地产新鲜的樱桃,二十年来在嘉荫的地界是第一次看到、买到,真是有些意外和开心啊!看到那红灿灿的小樱桃的那一刻,我的
-
想想这一年的时间里,我哭过,也笑过。哭,是为生病的父亲,那是悲伤的哭。我也笑过,为进步的自己,为作文进步的孩子们,那是喜悦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