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祜《西江行》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张祜
西江行
日下西塞山,南来洞庭客。
晴空一鸟渡,万里秋江碧。
惆怅异乡人,偶言空脉脉。
作者简介张祜(785?—849年),字承吉,河北道清河郡(今河北邢台清河县)人。出身于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时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在诗歌创作上成就卓越,尤以宫词二首中“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而获誉。全唐诗收录其诗歌349首。
题解西江是长江的别称。李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此诗写作者乘舟出洞庭湖,行至鄂东长江畔的西塞山下时的所见所感。
简析此诗写诗人出洞庭,进长江,船到西塞山下时的瞬间审美感受。面对眼前落日西沉,晴空一鸟,漫江碧透的江景,这位异乡人既感新奇壮美,又觉惆怅孤独,久久凝视不语。
-
玉蟾记 清刊本《玉蟾记》序书影 清刊本《玉蟾记》正文书影 清代白话长篇英雄传奇小说。又名《十二缘玉蟾记》、《十二美女玉蟾缘》、《十二缘评话》、《玉蟾缘》、《玉蟾奇缘》。六卷五十三回。题“通元子黄石著,
-
春天去了一大半了,还是冷;加上整天的下雨,淅淅沥沥,深夜独坐,听得令人有些凄凉,也因为午后得到一封远道寄来的信,要我给白莽的遗诗写一点序文之类;那信的开首说道:“我的亡友白莽,恐怕你是知道的罢。……”
-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撤姜食,
名言: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
-
【原题】:越江之岸人家皆临水种竹叠石作迳其屋然嗟今齿发逾壮方坐兵火惊焚安得一居如此见之不胜馋慕
-
《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读曲歌(选三) 【原诗】:一逋发不可料(1),
-
一水奔流叠嶂开,溪头千步响如雷。 扁舟费尽篙师力,咫尺平澜上不来。 山上风吹笙鹤声,山前人望翠云屏。 蓬莱枉觅瑶池路,不道人间有幔亭。 玉女峰前一棹歌,烟鬟雾髻动清波。 游人去后枫林夜,月满空山可
-
第一首“西忆岐阳信,无人遂却回。”杜甫身陷贼中的唯一念想和寄托,就是行在中的唐肃宗了。《孟子》中说“圣人三日无君则惶惶然。”杜甫虽不是圣人,但“一饭未尝忘君”(苏轼评价杜甫语),却不得不说是圣人对杜甫的影响。杜甫于身陷贼中之际依然西望行
-
《杨志卖刀(第十二回节选)》是一部古典小说,它描写了一个卖刀的故事。通过刻画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小说传递了一种寓意和价值观念。这篇小说通过精心安排的情节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主人公杨志的自信和智慧。同时,小说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现实问题。通过阅读这篇小说,读者可以体会到人生的苦辣酸甜,思考人与社会的关系。总之,《杨志卖刀(第十二回节选)》是一篇值得品味和思考的古典小说作品。
-
南朝·宋·刘义庆 晋明帝数岁 2 ,坐元帝膝上 3 。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 4 ,潸然流涕 5 。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 6 。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