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井怨·曹邺》原文与赏析
曹邺
西风吹急景, 美人照金井。
不见面上花, 却恨井中影。
曹邺(约816—约875),字业之, 一作邺之,桂州(今广西桂林)人。大中进士,官祠部郎中、洋州刺史。其诗多抒写其政治上不得志的感慨。有曹祠部集。
这首宫怨诗,是诗人代宫女抒发幽闭的恨情,写得明白晓畅,读来琅琅上口, 易懂易记。
宫怨诗的写法多种多样,而婉曲潜意,通过具体的、典型的外在形象的描写,去激发读者的想象,发挥其超越客体的思维能力,延伸、丰富原诗所包孕的内容,则是一个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金井怨,选取的角度,注意到了小中见大,有着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是唐代宫怨诗中的佳作之一。
诗的第一句是渲染悲凉的气氛。一阵更比一阵猛烈的西风刮起来了,此谓“急”。“西风吹急”,裹挟着明显的意韵:冷! 自然环境与人的心境,就在冷的感觉上取得了一致。这一幅迎风落泪的“景”中,出现的是“照金井”的“美人”,于是诗的第二句就写汲井宫女的情态。她把“金井”作镜,在“照”着自己的姣美的容颜。看来,她完全忘记了到“金井”的目的,为什么她要在“金井”中去看自己呢?“金井”,指井栏上有雕饰的井。古典诗词中常用来指宫廷园林里的井。如王昌龄长信秋词中云:“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读者可以从“金井”两个字上知道,来到这里的是一位长年禁居在宫中的女子。既然是宫女,必定有宫怨,尽管诗人的笔墨还没有触及到怨,但其怨已微露端倪了。因此,诗的第三、四句,便提供了一条理解全诗题旨的线索,和盘托出这位宫女满腔的悲怨。“不见面上花, 却恨井中影”,“不见”,不是说不去看,而是不愿再看。她有闭花羞月的容貌,然而不就因为这一点她才被选入到宫中来的吗?要是她不具备宫中选美的条件,那她怎么会来到宫墙之内这座活地狱,任青春虚度呢!看到自己倒映在井中的倩影,她自然地恨之又恨了。貌美遭祸,红颜苦命,她在人生的舞台上,充当的就是这样的悲剧角色。诗人明写宫女恨自己长得漂亮,暗写宫女恨罪恶的宫廷制度,用的是反逆隐曲的笔法,颇能见其艺术匠心。
这首诗不独吐语平易流丽,而且情意凄怨无限,确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钟嵘语),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
【注释】 选自《孟子·离娄上》。 以:用。 规:圆规。画圆的工具。 矩:曲尺。画方形的工具。 【赏析】 孟子提出,行“仁”要遵循一定的规范。治理国家,也要遵照一定的法度,而不能单凭主观的好恶、单纯的道
-
几种碑文的赏析与写作·墓碑·《乔老太公暨孺人师氏之墓碑》(马文治)
几种碑文的赏析与写作·墓碑·《乔老太公暨孺人师氏之墓碑》(马文治)
-
李贺辞官正值青春才华横溢之时,他对自己的前程抱着无限的希望。谁知遭罹无缘无故的沉重打击,内心的愤慨是可以想见的。他的这首诗和另一首题为《出城》的诗便集中反映了他当时凄哀的心境。 诗的开头两句“草暖云昏万里春,宫花拂面送行人”,写诗人
-
五十江城守,停杯一自思。头仍未尽白,官亦不全卑。荣宠寻过分,欢娱已校迟。肺伤虽怕酒,心健尚夸诗。夜舞吴娘袖,春歌蛮子词。犹堪三五岁,相伴醉花时。
-
【3795】互联网+基因空间:迈向精准医疗时代(罗奇斌、陈金雄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42 8万字,2017年2月第1版,68元)△这本书从基因、基
-
《先秦散文·老子·江海为百谷王章(原第六十六章)》原文鉴赏
-
《谓予不信,有如皎日。》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无衣惜衣,无食惜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杜甫的诗句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翻译:
如果能拥有千万座宽敞的房屋,让全天下的贫苦人都能欢笑,即使遭遇风雨也能像山一样稳固不动!
上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
下一句: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出处】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意思】怎样 -
管同 嘉庆十二年四月三日 (1) ,商丘陈燕仲谋、陈焯度光招予游宋氏西陂 (2) 。陂自牧仲尚书之没 (3) ,至于今逾百年矣 (4) ,又尝值黄河之患 (5) ,所谓芰梁、松庵诸名胜 (6) ,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