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咏花名句

白朴《水调歌头十月海棠》咏秋海棠诗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白朴《水调歌头十月海棠》咏秋海棠诗赏析

秋海棠·水调歌头十月海棠咏秋海棠诗鉴赏

白朴

金盘荐华屋,银烛照红妆。欢游曾得多少,风雨送春忙。只道神仙渐远,争信情缘未断,自有返魂香。万木尽摇落,浓艳又芬芳。忆真妃,春睡足,按霓裳。马嵬西下回首,野日淡无光。不避山茶小雪,似爱江梅新月,疏影伴昏黄。谁唤□□起,呵手染胭霜。

白朴的词都比较工整,词风近于苏辛(苏东坡、辛弃疾),但无叫嚣之气,一些咏物词写得简淡婉逸,这一首水调歌头·十月海棠词就具备这些特色。

词的开头写海棠花的尊贵和人们对它的爱惜:用金盘盛装把它献上华屋,怕它萎谢,夜深了还秉烛观赏,“金盘荐华屋”出自苏轼”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一诗。这里的“荐”做“献”字解。“银烛照红妆”,亦出自苏东坡海棠一诗中“但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句,这里借用苏诗从侧面写出了海棠花的娇美和作者的惜花心情。历代描写海棠花的诗句很多,作者写海棠花的尊贵和娇美,借用苏诗名句,一带而过,着墨不多,匠心独具,恰到好处,一点不显生涩。“欢游曾得多少,风雨送春忙”,春天一到,海棠花放,可这美好的季节又是多么暂短,供人欢娱的赏花时光,人们又曾得到多少呢?海棠花在风风雨雨中匆忙地把春天送走了.当然,自己也凋谢了。接着作者笔锋一转,开始正面接触十月海棠:“只道神仙渐远,争信情缘未断,只有返魂香”,年华似水,转瞬秋末,原以为司春之神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怎能相信和海棠的情缘并未断绝,十月海棠还有这么诱人的还魂之香呢? “返魂香”,博物志载:“武帝时西域贡返魂香三枚,病者闻之即起,疫死未三日者熏之即活”。“万木尽摇落,浓艳又芬芳”,你看吧,在那风扫落叶、万物肃杀的季节,海棠却傲然挺立,不畏风雨,不畏严霜,美艳芳香,真是几经风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万木摇落”句点出了季节时令,是环境衬托。“摇落”一词特别精当,把秋季风吹叶落、万物肃杀的景象描绘出来了。“浓艳又芬芳”句正面描写十月海棠,浓艳写美;芬芳写香。笔墨经济,概括性强,寄托了作者在逆境中坚贞不移的品格。

词的下片一开始,作者由海棠想到了杨贵妃:“忆真妃,春睡足,按霓裳”,想那杨玉环在沉香亭里春睡足了,按着节拍唱霓裳舞衣曲是何等春风得意,谁料想,受宠一时的杨贵妃却没逃脱马嵬坡之灾,“马嵬西下回首,野日淡无光”,安史之乱爆发,唐明皇带着杨贵妃逃往蜀地,行至马嵬坡,六军统帅陈元礼杀了宰相杨国忠,然后逼着唐明皇赐杨贵妃死,这时的皇上已无实权,眼看心爱的妃子被处死,自己却无力挽救,故词中说“野日淡无光”。这里作者借马嵬坡典故来说明自古佳人多薄命,人和物比,人不如物,是衬托笔法。再看十月海棠,“不避山茶小雪,似爱江梅新月,疏影伴昏黄”意思是,十月海棠,不畏寒冷,不避小雪,与山茶为友,更喜欢和江梅新月作伴,象江梅那样,疏影横斜,在黄昏初月下暗香浮动,不怕寂寞。言外之意,只有山茶、江梅、新月才配与十月海棠作伴。“疏影”句,化宋林逋山园小梅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句,十分得体,环境气氛与十月海棠的姿态和幽香显得和谐协调,恰到好处。又以山茶、江梅作陪衬,更使词的意境深化而不单调,反映出了作者的志趣。“谁唤□□起,呵手染胭霜”,写作者惜花心情。“胭霜”,即胭脂,这里代指海棠,“染”,沾染之意。花经风雨人方惜,更何况是十月海棠呢,赶快呵暖冻手,去享受海棠的芳香吧! 结句,诗人对海棠的爱惜之情表现在感情的直接抒发和动作行为之中。全元词载这首词时,结句“谁唤”后边脱两字但不影响对词意的理解,有的版本补作“阿娇”二字,但无根据,这里不论。

读完这首词,联系到作者的身世,我们会感到,这在十月里幽香独守的海棠,不正是作者崇高品格的自我写照吗? 作者实际上是借十月海棠寄志,表现了作者在逆境中坚贞不移的性格。

猜你喜欢
  • 唐宣宗·李忱《瀑布联句》全诗原文、鉴赏和赏析 - 古代帝王诗词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注释]①此诗的出处,有两种说法: 一说是唐宣宗游方外至黄檗,与黄檗禅师同观瀑布

  • 《行舟赏析》

    此诗特点在于给读者以想象的余地,读后有余味,有言外的意思和情调。   前两句写景。舟行扬子江中,岸上柳絮飘来,沾襟惹鬓;诗人斜卧舟中,一任菱花轻舟随着碧绿的江流荡漾东去。粗粗看来,俨然一幅闲情逸致的画面,仔细品味,方使人觉出其中自有一种

  • 白居易《初出蓝田路作》全诗赏析

    停骖问前路,路在秋云里。苍苍县南道,去途从此始。绝顶忽盘上,众山皆下视。下视千万峰,峰头如浪起。朝经韩公坂,夕次蓝桥水。浔阳仅四千,始行七十里。人烦马蹄跙,劳苦已如此。

  • 《十载寒窗积雪余,读得人间万卷书.》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勤学类名言赏析《十载寒窗积雪余,读得人间万卷书。》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黄宝生《牧童歌》东方文学名著鉴赏

    作者: 黄宝生 【作品简介】印度文学史家通常把12世

  • 李白《哭晁卿衡》全诗赏析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作品赏析晁衡,又作朝衡,日本人,原名阿倍仲麻吕。唐开元五年(717),随日本第九次遣唐使团来中国求学,学成后留在唐朝廷内作官,历任左

  • 《雨后池上赏析》

    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雨后池塘图,从诗中写到的东风、垂杨、荷花等物象来看,背景是春季,因此,再确切些说是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给读者以清美的艺术享受。   首句展示的是雨后池上春景的静态美。第一句写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只淡淡地出一“

  • 《离娄下:君视臣如土芥,臣视君如寇雠》原文、注释、鉴赏和解析

    第 三 章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王曰:“礼,为旧君有服,何如斯可为服矣?” 曰:“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

  • 《西洲曲赏析》

    【注释】:

  • 明清小说之《红楼梦·紫鹃拒令》内容解读与赏析

    紫鹃抗拒主子的命令并不是为她自己,这在《红楼梦》中是极少见的。焦大醉骂,感情很复杂,但其中也还是因为别人侮辱了他的人格;鸳鸯抗婚也因为人家要逼她为妾。而紫鹃的情况却有所不同,她抗拒的是贾母、凤姐的命令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