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来禽花》咏林檎花诗赏析
林檎花·来禽花咏林檎花诗鉴赏
陈与义
人间风日不贷春,昨暮胭脂今日雪。
舍东芜菁满眼黄,蝴蝶飞去专斜阳。
妍媸都无十日事,付与梧桐一夏凉。
来禽花即林檎花。陈与义所咏来禽花第一联“来禽花高不受折,满意清明好时节”写来禽花枝高可免人攀折,正是花事正盛时节。花镜说:“林檎一名来禽,因其能来众鸟于林。故名。”它于春夏之交开花,花白色略带粉红。所以第二联就写道“人间风日不贷春,昨暮胭脂今日雪。”既有春来,就有春去,人世间风日春的来去是不会停顿的。花再美也是难以永驻的。昨天傍晚还是胭脂般红,今天就变为雪一样白。林檎花未开时花苞为红色,开后转白而略带红晕。这在诗人看来,这种红褪白来的现象正表明人间之春不能永驻。那么,是不是美的事物都不可能永驻长存呢? 诗人没有明言,但其中惆怅之情,叹婉之意,还是隐约可察的。“舍东芜菁满眼黄,蝴蝶飞去专斜阳。”住所东面的芜菁,已是满眼黄了,蝴蝶飞来飞去。芜菁,又名蔓菁,十字花科,一二年生草本,直根肥大,质较萝卜致密,有甜味。有光泽,花黄色。芜菁同来禽花一为草本,一为乔木,一高一低,一由红而白,一为黄色,都随着时间的推移,春光的流逝而渐渐失去自己的光采,失去了那盛时丰采转而走向衰微。那专以恋花为能事的蝴蝶也渐次飞去专斜阳。去寻找那斜阳的颜色了。这是对自然界花事推移变化无可阻挡这一事实的冷静描绘。最后结论:“妍媸都无十日事,付与梧桐一夏凉。”不管美丽的花,还是普通的菜花,都没有超过十天的兴盛期,到头来,都是要陨落的。作者对此感慨万端,转而赞美梧桐叶,一夏凉阴。
陈义义(1090—1139)系南宋诗人。他的这首咏来禽花诗录自增广笺注简斋诗集卷十,意并不在花本身,而是借咏花来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一种感慨,即对花这样美的事物不能有十日事而流露的无限惆怅之情。当然这种感慨还是由来禽这种花“昨暮胭脂今日雪”这一物象引发而来的。从这点上说,陈诗抓住了来禽花开的特点,抒发了自己独到见解,还是一首有特色的咏花诗。
-
宋玉 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 (1) ,宋玉、景差侍 (2) 。有风飒然而至 (3) 。王乃披襟而当之 (4) ,曰: “快哉此风! 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5 ?”宋玉对曰: “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
-
【原题】:正冬御殿上寿乐章八首其三赐群臣第一盏酒宫悬奏正安之曲
-
作者: 张云清崔承枢李耘 【原诗】:本以高难饱,徒劳
-
作者: 常萍
-
引手攀红樱,红樱落如线。仰首看红日,红日走如箭。年光与时景,顷刻互衰变。何当血肉身,安得常强剑人心苦执迷,富贵忧贫贱。忧色常在眉,欢容不上面。吾今头半白,把镜非不见。惟应花下杯,更待他人劝。
-
东川诗友合,此赠怯轻为。况复传宗近,空然惜别离。梅花交近野,草色向平池。倘忆江边卧,归期愿早知。 作品赏析【朱注】此诗见王原叔本。蔡氏编在多州诗内。今按:成都诗有王侍御郁及王侍御契,此或即其人欤。
-
岸帻静言明月夜,匡床闲卧落花朝。二三月里饶春睡,七八年来不早朝。浊水清尘难会合,高鹏低鷃各逍遥。眼看又上青云去,更卜同衾一两宵。
-
谦虚过度水牛爷爷是森林世界公认的谦虚人,很受大家尊重。小白兔夸它:“水牛爷爷劲儿最大了!”“哎,过奖了。犀牛、野牛劲儿都比我大。”小
-
《九变》篇的主旨是告诉战争指挥员:一定要懂得利弊相关的道理,并应具有相应的权衡利弊的能力。
-
《关山月》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之一。这首诗描绘了关山之上皓月当空的景象,展示了李白豪情激荡的创作风格。他以动人的词句,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如梦似幻的世界。这首诗也表达了李白对壮丽自然景色的赞美,和他对壮志豪情的追求。阅读这首诗,令人感叹李白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