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英《解语花梅花》咏梅花诗赏析
梅花·解语花梅花咏梅花诗鉴赏
吴文英
门横皱碧,路入苍烟,春近江南岸。暮寒如剪。临溪影,一一半斜清浅。飞霙弄晚。荡千里、暗香平远。端正看,琼树三枝,总似兰昌见。酥莹云容夜暖。伴兰翘清瘦,箫凤柔婉。冷云荒翠,幽期久、无语暗申春怨。东风半面。料准拟、何郎词卷。欢未阑,烟雨青黄,宜昼阴庭馆。
这是一首比较费解的咏梅词。开篇三句写江南早春时令物侯。门前长出了好象皱纹的苔藓,路上一片苍茫烟景,这是一个明丽的江南早春,恰是梅花开放的时节。在梅信初闻的一个傍晚,“暮寒如剪”,一阵阵春寒如同剪刀一样,刮肌刺面。诗人来到河边寻赏梅花。梅花临溪照影,那水中一枝枝半斜的梅影,显得溪水清而且浅。正如林逋诗中所说:“疏影横斜水清浅”(山园小梅)。真是绘形绘影的摄魂之笔。“飞霙”三句,写雪中梅香。“霙”,指雪花。这三句词意为:傍晚,天空飞舞起雪花。这雪花犹如梅花,飘荡在千里平原之上,把梅花的幽香,也带到广阔的天地之间。“暗香”一词,虽是袭用林逋“暗香浮动月黄昏”中的字面,但本词把梅香和千里飞雪合写,不但气势阔大,而意境悠远。“端正看”三句,写雪中梅树的风姿。诗人仔细端详雪中的梅树,只见那三株梅树,亭亭玉立,恰似三位英俊豪杰。(兰昌,即兰荪、菖蒲,古人以此喻有德的贤俊之士)。
上片写梅花清俊的暗香、疏影和迎风斗雪的英俊风采。下片写梅花洁白俏丽和荒冷的幽怨之情。“酥莹云容夜暖”,说梅花容色细腻润泽,如白云一样轻灵俊秀,能为寒夜带来春的温暖。“伴”字,是倍伴之意,领起下面二句。“兰翘”是翡翠戏兰苕的简化。出自郭璞“悲翠戏兰苕,容色更相鲜”(遊仙诗)诗句。这是玲珑鲜丽的和美意象。“箫凤”是箫史凤鸣的典故。传说萧史善吹箫,作风鸣,秦穆公以女儿弄玉妻之,二人共居凤台,吹箫引来凤凰,二人骑之飞升成仙。后世以此比喻高雅和美的爱情。以上二句说,梅花气质情韵之美,和“翡翠兰苕”,“萧史凤鸣”那样清瘦而柔婉。这是极力赞美之语。“冷云”三句,写梅花的幽怨。说梅花被遗弃在云水荒冷之地,其幽期蜜意久不得实现,她默默无言,却暗中申诉着浓重的春怨。这被遗弃的幽怨,乃是词人不平心情的写照。吴文英一生坎坷,幽怨深广,故借梅花出之。“东风”三句,以何郎之典,赞梅之洁白美丽。何郎是三国时的何晏,为人喜欢修饰仪容,是个白面美男,行步顾影自怜,脸上擦粉,人称“傅粉何郎”。故宋璟梅花赋云:“俨如傅粉,是谓何郎。”开了以花比男子的先例。以上三句意为:春风吹拂着梅花半面,那花色之白,如同玉面粉妆的何郎。料想,完全可以写一篇梅花赋了。最后三句,写天阴雨淋,停止赏梅的寂寥情怀。大意是:赏梅兴致正浓(未阑:未尽),忽然下起阵阵如烟的细雨,使庭院和池馆一片阴暗。在寂寥之中收束全篇。
此词非写一时一地之梅,时空及意象变化不定,表现了词人赏梅的复杂情绪。词语优美精炼,然而典故较多,在意绪深曲的优长之中,间杂晦涩之病。词的结构比较纷繁,故前人有“七宝楼台”之讥。
-
石榴为石榴科落叶灌木,又名丹若、涂林,安石榴,原产于波斯一带,汉代时始传入我国。晋张华《博物志》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 石榴可分为花石榴和果石榴两类。花石榴,叶茂且花
-
唐·韦绚2洛阳某僧房中磬子日夜辄自鸣3 ,僧以为怪,惧而成疾。求术士百方禁之4,终不
-
墨云拖雨过西楼。水东流。晚烟收。柳外残阳,回照动帘钩。今夜巫山真个好,花未落,酒新篘。美人微笑转星眸。月华羞。捧金瓯。歌扇萦风,吹散一春愁。拭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
-
《梅花·梅花》咏梅花诗鉴赏 惠端方美人在空谷
-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在浙江处州府遂昌县任知县五年、当官十五年的汤显祖毅然与明王朝决裂,辞官回归故里。宦海十五年来,汤显祖血气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杜甫的诗句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上一句:无边落木萧萧下。
下一句:不让人无处遁形。
翻译:
风悄悄地穿行进入黑夜,细致地滋润万物却无声无息。
【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处】唐·杜甫《春夜喜雨》。【意思】小雨随着微风在夜间悄悄 降落,滋润着万物,纤细无声。潜:静悄 悄地、暗暗地。【鉴赏】小雨绵绵,无声无息,随着 -
剑气峥嵘夜插天,瑞光明灭到黄湾。坐看旸谷浮金晕,遥想钱塘涌雪山。已觉苍凉苏病骨,更烦沆瀣洗衰颜。忽惊鸟动行人起,飞上千峰紫翠间。
-
一气盈虚,专时消息,万物壮老,由气盛衰,人之有是形体也,因气而荣,因气而病,喜怒乱气,情性交争,则壅遏而为患。
名言: 一气盈虚,专时消息,万物壮老,由气盛衰,人之有是形体也,因气而荣,因气而病,喜怒乱气,情性交争,则壅遏而为患。 句意: 身体精气的充盈、虚亏, 是随四时的变化而消长的。万物的强壮、衰老, 取决
-
〔法国〕 艾吕雅 除了爱你我没有别的愿望 一场风暴占满了谷 一条鱼占满了河 我把你造得像我的孤独一样大 整个世界好让我们躲藏 日日夜夜好让我们互相了解 为了在你眼睛里不再看到别的 只看到我对你的想象
-
亦称《太玄经》。仿《周易》体例而作的哲学著作。十卷。西汉杨雄撰。成书于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年)。 杨雄,字子云。生于汉宣帝甘露元年(前53年),卒于王莽天凤五年(18年)。蜀郡成都人。少壮之时,喜好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