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次庄《敷浅原见桃花》咏桃花诗赏析
桃花·敷浅原见桃花咏桃花诗鉴赏
刘次庄
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
何处飞来双燕子? 一时衔在画梁西。
“敷浅原”是江西省内的古地名。作者刘次庄曾任江西漕使,此诗为任职其间见到敷浅原桃花而作。
首句“桃花雨过碎红飞”,写春雨过后桃花纷落的景象。风雨之后,桃花飘落,本为残春之景。此景多给人以衰败之感,在多情善感的诗人眼中,更易引起伤感。真可谓“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更愁人”。而此诗却用“桃花雨”和“碎红飞”这样色彩绚丽的词句形容风雨落花,展现一幅鲜艳明丽的落花图。为敷浅原残春落英绘出了动人美色。
二句接着写桃花飘落后的去向:“半逐溪流半染泥”。那纷纷飘舞的粉红色花瓣,有一半落在春水之中,追逐着溪流,形成了五光十色的桃花水,为小溪带来了色彩斑烂之美。另一半“碎红”落在泥水之中,又为春泥带来了芬芳气息。此句写落花为泥、水、添香增色,极尽桃花之美质。
三、四句写春燕衔泥筑巢,把桃花送到雕梁画栋之上。不但桃花有了美好的去处,而多情的春燕也有了温馨的香巢。从而桃花便成为永垂不朽之美。
诗咏桃花,但不是“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盛开怒放之花,而是原野的落花碎红。写落花,又不写惨红愁绿的衰残之境,反写出花飞燕舞,春意盎然之气象。真可谓运思奇妙,独具匠心。
诗人写原野落花之美,不用借景抒情之法,不靠议论咏赞之功,而纯用白描造成美境,以显其美。那迷迷濛濛的桃花雨,纷纷扬扬的桃花风,水光花色的桃花溪,芬芳袭人的桃花泥;那呢喃怀春的双飞燕又衔着花泥到画梁西。这溢香耀红,艳丽清新的青春美境,极富诗情画意,使“碎红”具有迷人的美感。
我们赞赏诗人的爱美痴情,更叹服其化腐朽为神奇的生花妙笔!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幼儿古诗词可以怎么教,内容包括幼儿园可以用什么方法教幼儿古诗,怎样教幼儿学古诗,幼儿园可以用什么方法教幼儿古诗。草活动目标:1.学习字词“草”“枯” “火”,并理解古诗内容。2.能根据古诗的节奏与韵律吟诵诗歌。3.根据诗中描写的景象,感受小草坚韧不
-
笑拈红梅亸翠翘。扬州十里最妖饶。夜来绮席亲曾见,撮得精神滴滴娇。娇後眼,舞时腰。刘郎几度欲魂消。明朝酒醒知何处,肠断云间紫玉箫。 作品赏析【注释】:原题:陈公密出侍儿素娘,歌紫玉箫曲,劝老人酒。老人饮
-
(德)格林兄弟 〔梗概〕从前有一只老鼠,一只小鸟和一根香肠,它们做了朋友,住在一起,和平共处,生活得很舒服,家产也越来越多。小鸟每天到林子里捡柴;老鼠挑水,生火,布置桌子;香肠烧饭给大伙吃。 一个人太
-
《兵乱后杂诗五首(其一、其四、其五)》作者|全诗原文|赏析|鉴赏
吕本中 晚逢戎马际, 处处聚兵时。 后死翻为累, 偷生未有期。 积忧全少睡, 经劫抱长饥。 欲逐范仔辈, 同盟起义师 ① 。 万事多翻复 ② , 萧兰不辨真。 汝为误国贼, 我作破家人! 求饱羹无糁
-
古文观止·《礼记》·公子重耳对秦客 (檀弓下)
-
佳人绝代歌,独立发皓齿。满堂惨不乐,响下清虚里。江城带素月,况乃清夜起。老夫悲暮年,壮士泪如水。玉杯久寂寞,金管迷宫徵。勿云听者疲,愚智心尽死。古来杰出士,岂待一知己。吾闻昔秦青,倾侧天下耳。 作品赏
-
孔门太山下,不见登封时。徒有先王法,今为明主思。恩加万乘幸,礼致一牢祠。旧宅千年外,光华空在兹。
-
南浦逢君岭外还,沅溪更远洞庭山。尧时恩泽如春雨,梦里相逢同入关。
-
对芳树 韦应物 迢迢芳园树, 列映清池曲。 对此伤人心, 还如故时绿。 风条洒余霭, 露叶承新旭。 佳人不可攀, 下有往来躅。 韦应物诗
-
蟾宫曲·别友 周德清 倚篷窗无语嗟呀。 七件儿全无,做甚么人家? 柴似灵芝,油如甘露,米若丹砂。 酱瓮儿才梦撒,盐瓶儿又告消乏。 茶也无多,醋也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