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言史《竹里梅》咏梅花诗赏析
梅花·竹里梅咏梅花诗鉴赏
刘言史
竹里梅花相并枝,梅花正发竹枝垂。
风吹总向竹枝上,直似王家雪下时。
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不绝。这首诗把竹、梅并写,饶有特色,蕴蓄隽永。
梅花本来就以它那清丽的花容和沁人的清香而倍受人们的宠爱,而置于翠绿的竹中就更见风致了。诗的头两句紧扣题目,写竹梅的景色。“竹里”点明梅花所处的地点,“相并枝”,极言花枝繁茂。此时梅花正当盛开的时候,翠竹的柔枝低垂,两相映衬,那景致自是十分迷人。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诗人面对绿竹、红梅正当欣赏之时,偏偏有不识情趣的风吹向竹林,一时狂风聚起,竹枝摇曳,那令人喜爱的梅花遭到摧残,落英缤纷,那梅花的花瓣飘飘洒洒,简直象侯王之家下雪的时候。诗的三、四句,诗人笔锋陡然一转,由花繁枝茂,情趣盎然,写到梅花零落,一片衰败景象。两相对照,诗人的怨懑、失望的心情是不言而喻的。梅花一向是以傲霜斗雪著称的,如今却落得纷纷陨落,如同“败鳞残甲满天飞”,足见狂风的肆虐与凶残。“总向”言风之袭扰不断。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诗人见景生情,由梅花遭到无情摧残,自然会联想到人世间的诸多不平事。“直似王家雪下时”不是一般的比喻句,它是全篇的主旨,暗示了造成花木凋零的原因。王侯,即封建统治者,他们不正象这肆虐的狂风摧残梅花一样地摧残、迫害人才吗?诗人只有经历坎坷的遭遇才能写出这样有独特感受的句子来。
这首诗表面上是写实、写竹梅的自然景色,其实诗的内涵十分丰富,寄寓了诗人深刻的思想,这正是此诗的佳处。
-
北人重甘蔗北人重甘蔗 【原文】 甘蔗只生于南方,北人嗜之,而不可得。魏太武至彭城,遣人于武陵王处求酒及甘蔗。郭汾阳[1]在汾上,
-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大家对朗诵稿都再熟悉不过了吧,朗诵,一般都在舞台上,在大庭广众之中进行。那什么样的朗诵稿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文朗诵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美文朗诵稿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作品赏析【注释】:凉州词:又名《凉州歌》。《乐苑》称,开元年间,西凉都
-
郊原雨初足,风日清且好。病守亦欣然,肩舆白门道。荒田咽蛩蚓,村巷悬梨枣。下有幽人居,闭门空雀噪。西风高正厉,落叶纷可扫。孤僮卧斜日,病马放秋草。墟里通有无,垣墙任摧倒。君家本冠盖,丝竹闹邻保。脱身声利
-
【3220】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编,人民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14 9万字,2017年9月第1版,40元)△共5章:①
-
癸丑二月,自全椒移家,寄居秦淮水亭。诸君子高宴,各赋“看新涨”二截见赠 ① 。余既依韵和之,复为诗余二阕,以志感焉(二首) 少年时、青溪九曲,画船曾记游冶。绋维处闻箫管,多在柳堤月榭。朝复夜,费蜀锦吴
-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是关于描写“人物摹写·人物举止”类的诗句。 举起酒杯,为人们劝留即将逝去的夕阳,请不要匆匆离去,暂且
-
张固《独秀山》 张固 孤峰不与众山俦,直入青云势未休。 会得乾坤融结意,擎天一柱在南州。 这首诗的写法独特。作者以山拟人,写山就是写人,山与人合一来写。写山,概括了山的特异之处,给人印象最深的却是诗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四年级上册十首古诗词,内容包括四年级上学期必背古诗十首是哪些,四年级上册必背10首古诗,四年级上学期必背古诗十首是哪些。有10首,是:《春望》2.《塞上听吹笛》3.《夜雨寄北》4.《过故人庄》5.《题李凝幽居》6.《雪梅》 7.《春夜喜雨》8.《游子吟》9
-
【题 解】本文讲述了王生不守本分,入山求道未成反而受了捉弄的故事,情节曲折离奇,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