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沐《阮郎归桃花》咏桃花诗赏析
桃花·阮郎归桃花咏桃花诗鉴赏
吴沐
睛云送暖入花枝,秾桃初放时。翠裀点点落胭脂,黄鹂隔树啼。
红雨乱,绿烟低,仙源望欲迷,几番消息任东西,春风著意吹。
桃红柳绿自古就被作为春天的象征而受到历代文人骚客的咏唱。这首小令清新可读,在众多咏桃诗歌中应算是一篇佳作。
词的起首两句:“晴云送暖入花枝,秾桃初放时。”开门见山,交待歌咏的对象和环境,勾画了大地苏醒、万象更新的明媚春光:蓝天白云,风和日丽,湿暖温润的春风轻拂着花枝,浓艳的桃花最先开放了。
接下去两句:“翠烟点点落胭脂,黄鹂隔树啼。”进一步给这幅美丽的春景图上增添了色彩和声音:在春天的脚步声中,柳树抽出了翠绿的枝条,地上钻出了嫩绿的小草。在这绿色的海洋里,有红色的桃花和黄色的黄鹂鸟点缀其间,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好一幅有声有色的立体图画。
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飞花点翠、鸟语花香的春景图,基本上是纯客观描写。下片则在写景的同时,抒发了作者一种深沉的感慨。
“红雨乱,绿烟低,仙源望欲迷。”三句引用了桃花源的典故。红雨指缤纷的落英,绿烟指鲜美的芳草,仙源,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即指陶渊明所况的桃花源。春风徐来,落下的桃花瓣如同雨点一般,纷纷扬扬,飘落在那如烟般的芳草地上。望着这如仙境般的春景,怎不使人感到迷恋。
虽然人们触景生情,迷而忘返,但自然界本身的运行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几番消息任东西,春风著意吹。”几番,几次。消息,消长更替。东西,这里泛指东西南北。著意,注意,用心。桃花一回回地开了又谢了,凋谢的花瓣被和煦的春风任意地吹向四方。表面上看,这最后两句仍是写景,而深一层的意思则以自然界的无情反衬赏花人的多情,表现了一种带有哲理性的深沉感受。
这首诗结构上可分四个层次,起承转合,很有章法。在描写方面设色浓艳,渲染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春景图。
-
大风歌刘邦【原文】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1],安得猛士兮守四方[2]。【注释】[1]威:威力,威望,威武。加:凌驾。海内:四海
-
作者: 元稹 【原文】:天子镇圭,十有二寸其长。义在
-
老去怕寻年少伴。画栋珠帘,风月无人管。公子看花朱碧乱。新词搅断香思怨。凉夜愁肠千百转。一雁西风,锦字何时遣。毕竟啼乌才思短。唤回晓梦天涯远。
-
双刹夹虚空,绿云一径通。似从忉利下,如过剑门中。灯火光初合,笙歌曲未终。可怜师子座,舁出净名翁。
-
《竹里馆》 作者: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经文】 斩衰何以服苴 ① ?苴,恶貌也,所以首其内而见诸外也 ② 。斩衰貌若苴,齐衰貌若枲 ③ ,大功貌若止 ④ ,小功、缌麻,容貌可也,此哀之发于容体者也。 【今注】 ①苴:结籽的麻,颜色苍黑。斩
-
【经文】 公仪仲子之丧,檀弓免焉 ① 。仲子舍其孙而立其子。檀弓曰:“何居?我未之前闻也。”趋而就子服伯子于门右 ② ,曰:“仲子舍其孙而立其子,何也?”伯子曰:“仲子亦犹行古之道也。昔者文王舍伯邑考
-
【4653】中国百年变革的重大问题(陈先达著,人民出版社,7 5万字,2019年9月第1版,32元)△5章:绪论:中国百年历史变革中的辩证法;①坚
-
三幕话剧。曹禺著。写于1941年。剧本表现旧北平一个封建世家曾家的没落与崩溃。曾家曾经显赫一时,而今老太爷曾皓行将就木,只想保住自己那口15年里油漆了100多道的棺材,同时不让姨姪女愫芳出嫁,成为他“
-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