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反生桃花发因题》咏桃花诗赏析
桃花·反生桃花发因题咏桃花诗鉴赏
温庭筠
疾眼逢春四壁空,夜来山雪破东风。
未知王母千年熟,且共刘郎一笑同。
已落又开横晚翠,似无如有带朝红。
僧虔蜡炬高三尺,莫惜连宵照露丛。
桃花开后又发,是一个奇特的物候现象,诗人因有感而作此诗。
首句写为眼病所累的诗人在春回大地之际,家庭生活境遇的贫困情形。“疾眼”即“病眼”,生病轻者为“疾”。“四壁空”,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史记集解引郭璞曰:“言贫穷也。”史记索隐案:“孔文祥云:‘徒,空也。家空无资储,但有四壁而已,云就此中以安立也。’”这句以发迹变泰前的司马相如家贫如洗状,来作诗人贫病交侵不得其志的自况,颇为切合。
次句将视角从室内移向山村野外,写一夜春风吹来,山上的积雪消融的景象。“破东风”,即山雪被春风所“破”而融化。
第三、四句中的“王母”指王母桃,古代神话里西王母的仙桃,三千年一结果,食之长寿。据旧题汉班固汉武帝内传:“王母下命侍女索桃果,须臾以玉盘盛仙桃七颗,大如鸡卵,形圆青色。母以四颗与帝,三颗自食。桃味甘美,口有盈味。食辍收其核。王母问帝,帝曰:‘欲种之。’母笑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非下土所植也。”作者引用汉武故事,赞仙桃甘甜奇异,也就形象暗示了桃花再开之美盛。诗人没有停留于此,且借题发挥,隐寓嘲讽深意。“刘郎”,当亦指中唐著名诗人刘禹锡。其“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再游玄都观)等诗句,讥刺了在刘禹锡迭遭排挤、贬职后,十多年来,由于投机取巧在政治上愈益得意的新贵,却根植不牢,犹有尽时,随着当权者的失位颓败,很快改变原有的煊赫声势而让位于另外一些人。这自是历史不可抗拒的辩证法。温诗的深刻立意也正在此。“且共刘郎一笑同”,着一“共”字,可见有着相同命运,仕途失意、坎坷的诗人触景生情,与刘禹锡产生了思想上的共鸣。他借桃花再发为题,委婉抒发了厌恶、讥笑那些必然盛极而衰的权贵,显示了乐观的情怀及怀才不遇、抑郁不平的复杂心境。
五、六两句,渲染了春日傍晚桃花再度复开时,在夕阳辉映下隐约呈现的早晨红霞般浓郁绚丽的景色。这两句属对工整。横,充溢。杜甫送韦十六评事充同谷郡防御判官:“子虽躯干小,老气横九州。”礼·祭义:“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晚翠,言日暮时苍翠的景色。“似无如有”,切合日暮特征,造成了一种若隐若现,扑朔迷离的朦胧色彩和艺术氛围,富有美的意境、韵味。
七、八两句有机承接上联,展开美好的遐想。“僧虔”即南朝时王僧虔。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列传载:僧虔“父昙首,右光禄大夫。昙首召兄弟集会诸子孙。弘子僧达下地跳戏,僧虔年数岁,独正坐采蜡烛珠为凤凰。弘曰:‘此儿终当为长者。”“高三尺”为诗人想象、夸张语。作者设想能持有王僧虔幼时所采制凤凰的高似三尺的蜡烛,不辜负这良辰美景,在沾有露水的花丛之间通宵游赏,及时行乐。古人有持烛夜游之习。曹丕与吴质书:“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 古人思炳烛夜游,良有以也。”宋书·乐志三古词·西门行:“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而夜长,何不秉烛游?”诗人慨叹桃花再发之美,诗兴勃发,秉烛夜赏桃花的游兴也就油然而生了。
此诗紧扣桃花谢后又开的奇景,反复渲染,想象丰富,故能“穷形而尽相”,“藻思绮合,清丽芊眠;炳若缛绣,悽若繁弦”。(陆机文赋)诗人先写春风“破”山雪,暖意融融,揭示桃花再次萌发,绽蕾吐艳的地理、气候环境。次用汉武帝、刘禹锡故事,神思驰想桃果实之甘美、醇香,以暗示桃花复开一时之盛。再传神绘写春日时节夕阳映照下的一幅绝美的桃花晚翠图。结末又奇想自己连宵持古人僧虔巨烛夜游花丛间赏心悦目的佳境。全诗写得含蓄蕴藉,极有情致。开头的“疾眼”、“四壁空”,象征性揭示了诗人窘困、穷苦病累不达的生活境遇。而借写繁盛的桃花复开,比拟那些一朝得意的新贵,固为喧嚣,终不过是昙花一现,此中表现了诗人蔑视权贵和乐观旷达的情怀。在游赏反生桃花美景之时,又发抒了诗人爱美、珍惜光阴,及时行乐的真情。其自伤政治坎坷、身世潦倒和愤慨不平的心绪,自然隐寓其中,意在言外。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与黄河远上白云间类似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悠悠黄河情、类似黄河的诗句,跟《凉州词》描写景色差不多的的古诗跟《凉州词》描写景色差,与黄河有关的古诗词。描写黄河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
-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唐代著名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今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冬柳永七言诗大全,内容包括冬的诗句(整首诗),有关冬的写景诗1首、送别诗2首、思乡诗2首、励志诗2首,给我几首十六句七言悲情诗。又要七言又是十六句的,真的很难找,下面的悲情诗希望能帮到你! 苏东坡《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
-
【名句】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 语出宋代叶适《法度总论》一。观察过多种器物的人,能成为好工匠;看过很多病人的人,能成为好医生。说明博采众长,重视实践,才能提高自己的技艺。
-
天道不言〔2〕,而品物亨、岁功成者〔3〕,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4〕。
-
马戴的《出塞词》和王昌龄的《出塞》两首诗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马戴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抒发感慨,表达了对生活的追求和不懈努力的精神;而王昌龄则以“戍楼西顶望,临风独自凄”展示了边塞风光下的辛酸与疲惫。两位诗人通过字里行间,使人们感受到战乱的阴影下的边塞风情。两首诗虽有不同的立意,但都表达了对故土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许,引起了人们对于边疆及战争问题的思考。
-
三年留滞在江城,草树禽鱼尽有情。何处殷勤重回首?东坡桃李种新成。花林好住莫憔悴,春至但知依旧春。楼上明年新太守,不妨还是爱花人。
-
亲朋会饮,本为乐事。但此诗所写,却不是冥饮之乐,而是由此引发的诗人的幽恨悲情。 此诗的前半写初秋崇让宅的景象。清池前横,修竹环绕,地方可谓清幽已极。但诗中用“风”、“露”点染,立刻使之带上浓重的悲切气氛。露凝如霰,说明露重天寒。下面
-
前三句如实描写人人皆有的生活经验,登高可以望远。皇宫苑囿百姓无法进去的,其宅地之广大与建筑之豪华难以想见,但登高可以一目了然。诗人登山也一定看到了老百姓破烂、窄小、拥挤的平民窟,也一定看到了熙来攘往的商店街市,但这些同诗人要表达的主题无
-
作者: 田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