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九龄《寒梅词》咏梅花诗赏析
梅花·寒梅词咏梅花诗鉴赏
李九龄
霜梅先拆岭头枝,万卉千花冻不知。
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风雪苦相欺。
这首小诗以朴实清丽的语言描绘了梅的风姿,赞扬了它的可贵品格及凌霜傲雪、不畏严寒的精神。
寒冬季节,冰霜盖地,百花还在沉睡,梅花却最先绽开在岭头的树枝上。“霜梅先拆岭头枝”一句,描绘了梅花凌寒开放的景象。“霜”字既写出了梅花开放的季节,也表现了梅花凌霜傲雪的精神。“先”字则是对“梅占百花魁”的赞美。“万卉千花冻不知”是写实,因为这时的千万种花草还在冰封雪冻之中,尚未复苏。更重要的是作者将万卉千花与梅花对比,进一步突出梅花不畏严寒的精神;同时,也是将上句的“先”字具体化了。这两句主要是通过梅花先于百花凌霜开放赞扬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精神。
梅的精神品格并不限于此,除了花可供观赏外,它的果实可供人们食用,梅酸还可制作饮料。梅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人们。三、四两句便是从梅的奉献精神来进一步赞美了梅的品格。只要能给人们留下梅酸调和的羹汤的滋味,它不怕凛冽寒风的吹折,不怕严寒冰雪的欺凌。“任他风雪苦相欺”,“任”字表现了梅蔑视风雪的傲然正气,“苦”则表现了梅的不畏严寒的坚强意志。这两句也是在抒发作者的情怀,此处的梅,实际上成了作者的化身。诗中的“和羹”是个双关语,它还比喻大臣辅佐君上和治理国家。所以,这两句可以理解为,作者以梅自比,以风雪影射奸佞小人,向人们表白,自己如果能把治理国家的一片诚心留给人间,小人们的欺凌又算得了什么呢?这两句也表现了作者开阔的胸怀和斗争精神。
这首诗对梅的赞美没有停留在它的花姿和风韵上,而是盛赞了梅的精神、品格,同时托物寄意,借对梅的赞美表达自己不屈不挠的气慨和倔强的风骨。全诗只四句,但含义颇深,前后转接自然。
-
小马哥:
-
《田锡·求名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君子所懋者德
-
帝高阳之苗裔兮,① 我本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 朕皇考曰伯庸。② 号叫伯庸的是我已故的父亲。 摄提贞于孟陬兮,③ 太岁在寅的那一年的正月, 惟庚寅吾以降。④ 庚寅的那一天便是我的生辰。 皇览揆余初度兮,
-
《未老身犹书卷里,不眠人在漏声中.》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勤学类名言赏析《未老身犹书卷里,不眠人在漏声中。》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直不辅曲,明不规暗,拱木不生危,松柏不生埤。|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直不辅曲,明不规暗,拱木不生危,松柏不生埤。》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唐]孟郊谁言碧山曲,不废青松直。谁言浊水泥,不废明月色。我有松月心,俗骋风霜力。贞
-
终不自辩【原典】蔡襄①尝饮会灵东园,坐客有射矢误中伤人者,客遽(jù)②指为公矢,京师喧然③。事既闻,上以问公,公即再拜愧谢④,终
-
一邯郸有条联纺路。联纺路与纺织有关。作为产棉区,邯郸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棉纺企业兴盛,最著名的有四大棉纺厂,除了一厂在市区南部外,棉
-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赏析] 南唐后主的这种词,都是短幅的小令,况且明白如话,不待讲析,自然易晓。他所“依靠”的,不是粉饰装做,扭
-
在水开始的地方 一个人朝着某一个地方出发,因为目的地的不同,行前的心情自然也是不一样的。今年春夏交际的时候,也是今年的第一拨热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