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咏花名句

郑谷《菊》咏菊花诗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郑谷《菊》咏菊花诗赏析

菊花·菊咏菊花诗鉴赏

郑谷

王孙莫把比荆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古来咏菊之作甚多,然而,郑谷这首诗,仍自有其独到之处。诗人无一字描绘菊的外观,却致力突出菊的高尚品格,而这也正是诗人借咏菊以言志的主旨。

诗的起句“王孙莫把比荆蒿”既是对公子王孙的告诫,又暗指菊的貌不惊人。“荆蒿”,指蓬草与蒿草。初看起来,菊的外形与荆蒿之类有些相近。一些五谷不分的公子王孙们很容易把它当作一般的蒿草,因此,在诗的头一句,诗人就正告王孙公子们不要把菊和一般的荆蒿相混同。这一句突兀有力,给全诗定下了基调。

“九日枝枝近鬓毛”句紧承前句,点明菊在人们眼中的重要地位。每年阴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古时候,人们在这一天有登高和赏菊的习惯,饮菊花酒、佩茱萸囊外还喜欢采摘菊花插戴于鬓上。诗人借这一传统习俗,说明菊与人的关系非比一般,同时也清楚地点明了王孙公子与劳动人民对菊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接下来,在三、四两句中,诗人着力写了菊的高洁气质与高尚品格。“露湿秋香满池岸”句,写秋天的早晨,丛丛菊花,饱沾露珠,莹润可爱,缕缕幽香,飘飞在池上岸边。这句把菊花独具的神韵风采,全盘托出。“秋香”语似平易,实具深意,点明在飒飒秋风中,万花凋零,而菊花却独放幽香。“满”字更是形象有力地突出了菊花香气之浓郁,也大大突出了菊花的魅力。“池岸”两字不仅用以喻菊香飘飞地域之广,而且点出菊花生长地点,与下句相呼应。第四句“由来不羡瓦松高”,在写菊花的高尚气质外,进一步写它的高尚品格。瓦松是一种寄生在建筑物瓦檐上的植物。初唐崔融在瓦松赋自序中说:“俗以其形似松,生必依瓦,故曰瓦松”。“瓦松”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所以医生、木匠都不去注意它。在三、四两句中,诗人将生长在池岸边的菊花同生长在高屋上的瓦松加以对比,意在突出菊花虽生在低洼之处,却高洁、无私,而瓦松虽据高位,却於人无用。在这二句中,菊花被拟人化了,作者赋予它不求高位、无私奉献的思想品质。句中“由来”二字使菊花的高尚气节更为突出、感人。

咏物诗如果为物所局限,必然显得毫无生气,而不以描摹刻画为能事、有所托寓的咏物诗总是能以它的生动描写启发人们去联想、去思索。郑谷的这首诗在这方面可以说表现得是颇为突出的。全诗既有哲理意蕴,又有艺术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寻味。正如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所说:“艺术是思想的结晶,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因而能唤起人们的想象、形象和深刻的美感。郑谷这首诗给予人们的不仅是菊的高雅和馨香,还在于它唤醒人们不求高位、甘於奉献的高洁品格。

猜你喜欢
  • 《淮南子》卷十一 齐俗训 全文、注释、鉴赏

    〔题解〕 齐,一也。四宇之风,世之众理,皆混其俗,令为一道也,故曰“齐俗”。 〔要略〕 《齐俗》者,所以一群生之短修,同九夷之风气;通古今之论,贯万物之理,财制礼义之宜 ① ,擘画人事之终始者也 ②

  • 《与杜小舫》原文|翻译|赏析

    清·俞樾2别后由苏寓寄到手书3,知台候胜常为慰4。仆于九月初携老妻至湖上小楼5,倚槛坐

  • 沈约《古意诗》阅读答案

    沈约的《古意诗》展现了他对古代文学的热爱和追求。他借用古人的诗句,融入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创作出意境深远的诗篇。通过阅读《古意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古人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能体验到他对美的独特追逐。这些诗歌既是对古代文学的致敬,也是对人类情感和人生意义的深思,真正传递了一种古朴、纯粹的文化力量。

  • 科技到底改变了什么

    【3858】科技到底改变了什么(〔美〕马特•里克特著,黄瑶译,中信出版社,33 8万字,2017年9月第1版,75元)△共三部分(50章):①车祸;

  • 《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赏析》

    民以食为天,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都得解决吃饭问题。阳明先生来到龙场,就陷入缺粮少吃的困境,该诗描述的就是缺粮时向农人学习耕田的情景。但从该诗来看,并没有直接描写“学农”,而是通过学农,反映作者对农业的认识,对于“贫寡”的关注。这首诗充满了

  • 兰花照片加古诗词(求兰草图片及相关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兰花照片加古诗词,内容包括求“兰草”图片及相关诗词,关于兰花的古诗大全,有关于兰草的图片,诗篇。兰花诗十首 爱 兰 不是生来偏爱兰,缘于神姿自天然。 心逐碧草摇清风,嗅得幽香沁心田。 寻 兰 心仪兰花爱意浓,山中寻踪乐春风。 攀登危

  • 四库全书古诗词(中国古代四库全书)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四库全书古诗词,内容包括四库全书里面有诗,名言,,四库全书有没有形容生病的古诗词或成语,中国古代四库全书。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但编纂过程毁书则更多,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号称“四部库书”。“四库”之名,故称“全书”,经十年编成,或“四库之

  • 《题兰竹石调寄一剪梅》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郑燮 几枝修竹几枝兰,不畏春残,不怕秋寒。飘飘远在碧云端, 云里湘山, 梦里巫山。 画工老兴未全删, 笔也清闲, 墨也斓斑。借君莫作画图看, 文里机闲, 字里机关。 用词这种形式来写题画作品而又写得好

  • 高适《遇冲和先生》全诗赏析

    冲和生何代,或谓游东溟。三命谒金殿,一言拜银青。自云多方术,往往通神灵。万乘亲问道,六宫无敢听。昔去限霄汉,今来睹仪形。头戴鹖鸟冠,手摇白鹤翎。终日饮醇酒,不醉复不醒。常忆鸡鸣山,每诵西升经。拊背念离

  • 韦庄·菩萨蛮 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在唐、五代词中,跟温庭筠秾艳词风相对称的,是清丽的韦词;故周济比温庭筠为“严妆美人”,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