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振铎黄昏的观前街》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郑振铎 我刚从某一个大都市归来。那一个大都市,说得漂亮些,是乡村的气息较多于城市的。它比城市多了些乡野的荒凉况味,比乡村却又少了些质朴自然的风趣...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3-23 阅读(0) 评论(0)
-
孙周卿 西风篱菊灿秋花,落日枫林噪晚鸦。数椽茅屋青山下,是山中宰相家。教儿孙自种桑麻。亲眷至煨香芋,宾朋来煮嫩茶,富贵休夸。 在青山脚下搭一简陋的茅屋,率领儿孙耕种庄稼;日观篱笆边灿放的菊花,暮看森林...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3-23 阅读(0) 评论(0)
-
人民和总理 现代·周思聪作 纸本水墨设色 纵一五一厘米 横三一八厘米 藏中国美术馆 《人民和总理》是周思聪1979年的作品,这一年,不但在中国历史上意义重大,也是画家艺术创作的转折点。对于自己的绘画创...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3-23 阅读(0) 评论(0)
-
杨凭 千叶桃花胜百花,孤荣春晚驻年华。 若教避俗秦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 千叶桃,桃之一种,又名碧桃,重瓣,不结果实。 一般咏物诗词,多要描写花草的外貌特征。而此诗却一反常规,并无一句触及花之容色韵姿...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3-23 阅读(0) 评论(0)
-
题解 本文节选于《论语·季氏》,是孔子的弟子冉有和子路就季康子欲讨伐颛臾(春秋时鲁国的一个附庸国)一事向孔夫子求教的对话录要。 原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3-23 阅读(0) 评论(0)
-
季羡林《黄昏》原文 当我们读这篇《黄昏》时,千万不要想到作者季羡林先生已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这篇文章是1934年写的,那时作者只有二十三岁。他是以一个青年人的心情来体味暮色黄昏的。 文笔用得极精巧华...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3-23 阅读(0) 评论(0)
-
书不记, 熟读可记; 义不精, 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 直是无著力处。而今人贪利禄而不贪道义, 要作贵人而不要作好人, 皆是志不立之病。
名言: 书不记, 熟读可记; 义不精, 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 直是无著力处。而今人贪利禄而不贪道义, 要作贵人而不要作好人, 皆是志不立之...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3-23 阅读(0) 评论(0)
-
(梁惠王上) 如果能够把对父母兄弟的恩情,推广出去,就能使天下安定。古代的圣王,能够异于常人,只是善于推广他依据仁心所做的善事罢了。...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3-23 阅读(0) 评论(0)
-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饮酒》诗共二十首,非一时之作。诗人在这一组诗的原序中说:“余闲居...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3-23 阅读(0) 评论(0)
-
典源出处 宋 道原 《景德传灯录》卷八: 居士庞蕴 (字道玄)后之江西,参问马祖云: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祖云: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释义用法 唐代居士庞蕴参问僧道一 (俗姓马,人称马祖)...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3-23 阅读(0) 评论(0)
-
【名句】忠信以为甲胄 ① ,礼义以为干橹 ② 。 【注释】①甲胄:古代兵士穿着的铠甲和头盔。②干橹:盾牌。 【释义】忠信就好比兵士铠甲和头盔,礼义就好比盾牌。 【点评】比喻忠信和礼义的重要性。 参考文...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3-23 阅读(0) 评论(0)
-
刘克庄 老圃献花来,异域移根至。相对炎官火繖中,便有清凉意。 淡薄古梳妆,娴雅仙标致。欲起涪翁再品花,压了山礬弟。 这是一首咏茉莉的词。 茉莉,据晋朝嵇含《南方草木状》上记载:“耶悉茗花、茉莉花,皆胡...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3-23 阅读(0) 评论(0)
-
衬字又称衬词或垫音,是一种在话语中加进一些字,不表示意义,只起补充、调整音节,增强节奏,抒发感情作用的修辞方式。 衬字是以语音作为构成材料的修辞方式。插入话语中的衬字,只起协调音节的作用,没有任何意义...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3-23 阅读(0) 评论(0)
-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奉藏者
名言: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3-23 阅读(0) 评论(0)
-
李德裕 寒塘数树梅,常近腊前开。 雪映缘岩竹,香侵泛水苔。 遥思清景暮,还有野禽来。 谁是攀枝客,兹辰醉始回。 这首忆寒梅是李德裕《忆平泉杂咏》组诗中一首。组诗共十首,具体写作年代,傅璇琮《李德裕年谱...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3-23 阅读(0) 评论(0)
-
今年上海的过旧年,比去年热闹。 文字上和口头上的称呼,往往有些不同:或者谓之“废历”,轻之也; 或者谓之“古历”,爱之也。但对于这“历”的待遇是一样的:结账,祀神,祭祖,放鞭炮,打马将,拜年,“恭喜发...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3-23 阅读(0) 评论(0)
-
人无愚智,莫不有趋舍。恬淡平安,莫不知祸福之所由来。得于好恶、怵于淫物,而后变乱。所以然者,引于外物、乱于玩好也。恬淡有趋舍之义,平安知祸福之计。(《韩非子·解老》) 【注释】 趋舍:取舍,指追求和抛...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3-23 阅读(0) 评论(0)
-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名言: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注释: 诡道: 诡诈的办法。故: 所以。 句意: 用兵要运用诡诈的办法, 所以, 能打就装作不能打, 想打就装作不想打,...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3-23 阅读(0) 评论(0)
-
庄辛谓楚襄王曰 ① :“君王左州侯,右夏侯 ② ,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 ③ ,专淫逸侈靡 ④ ,不顾国政,郢都必危矣 ⑤ !”襄王曰:“先生老悖乎 ⑥ ?将以为楚国袄祥乎 ⑦ ?”庄辛曰:“臣诚见其必然...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3-23 阅读(0) 评论(0)
-
“好,被我发现了!” 尖而高的声音从厨房窗外的地方发出来,说话的是我们那长睫毛的老三。俗话说得好:“大的傻,二的乖,三的歪”,她总比别人名堂多。 这一声尖叫有了反应,睡懒觉的老大,吃点心的老二,连那摇...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3-23 阅读(0) 评论(0)
-
既死,岂在我哉!焚之亦可,沈之亦可,瘗之亦可,露之亦可,衣薪而弃诸沟壑亦可,衮衣绣裳而纳诸石椁亦可,唯所遇焉。
名言: 既死,岂在我哉!焚之亦可,沈之亦可,瘗之亦可,露之亦可,衣薪而弃诸沟壑亦可,衮衣绣裳而纳诸石椁亦可,唯所遇焉。 注释: 既: 已经。沈: 通“沉”。瘗(yi): 埋葬。衣薪: 衣, 用衣裹。薪...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3-23 阅读(0) 评论(0)
-
她把带血的头颅, 放在生命的天平上, 使所有的苟活者, 都失去了 ——重量。 张志新,一个深深热爱我们共和国的女共产党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为追求、捍卫真理而被残忍地割断喉管、处以极刑,在祖国的土...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3-23 阅读(0) 评论(0)
-
格调说是清代雍正、乾隆时期诗歌理论方面的流派。它的主要代表是沈德潜。格调派的主张是诗贵性情、亦须论法。所谓贵性情,就是在内容上要以温柔敦厚的诗歌为旨归。所谓论法,就是在形式上古体诗要学习汉魏,近体诗要...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3-23 阅读(0) 评论(0)
-
【题解】 破山寺即兴福寺,在虞山北麓。初名大慈寺,梁大同五年(539)改兴福寺。因寺居破龙涧下,相传龙斗破山而去,俗称破山寺。此诗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所见所感,笔调古朴,描写省净,兴象深微,尤其以佛寺清...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3-23 阅读(0) 评论(0)
-
完生,周太史过陈,陈厉公使卜完 [3] ,卦得观之否 [4] :“是为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而在异国乎?非此其身也,在其子孙。若在异国,必姜姓。姜姓,四岳之后。物莫能两大,陈衰,...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词名句 发表于2023-03-23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