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展禽论祀爰居》译文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文观止·展禽论祀爰居》译文与赏析

展禽论祀爰居

展禽论祀爰居

国语·鲁语上

【题解】

在我国古代,人们对祭祀非常重视,认为它是和兵戎一样的国家大事。它起源于对祖先的崇拜,原是对在社会文化发展史上有突出贡献的人物所做的一种纪念方式。本文记述的是展禽根据传统的祭祀标准,从政治角度批评藏文仲祭祀海鸟的故事。这不但说明他对圣王礼制的熟悉,也表明他为官敢于直谏。

【原文】

海鸟曰“爰居”,止于鲁东门之外二日。臧文仲使国人祭之[36]。展禽[37]曰:“越哉,臧孙之为政也!夫祀,国之大节也,而节,政之所成也。故慎制祀以为国典。今无故而加典,非政之宜也。

【注释】

[36]臧文仲:鲁国的大夫臧孙氏。

[37]展禽:即柳下惠,名获,字禽鲁大夫。

【译文】

有一只海鸟名叫“爰居”,在鲁国国都东门外已经停留两天了。执政大夫臧文仲命令国都里的百姓前去祭祀它。展禽说:“臧文仲治理政事太越礼了!祭祀,是国家的重大礼节,而这重大的礼节,则是政治成功的基础。所以应当慎重地制定祀典并将其作为国家的常法。而现在无故增加祀典,这显然不是治理政事的适宜之法。

【原文】

“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非是族也,不在祀典。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黄帝能成命百物[38],以明民共财。颛顼能修之[39],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尧能单均刑法以议民[40],舜勤民事而野死,鲧障供水而殛死,禹能以德修鲧之功,契为司徒而民辑[41],冥勤其官而水死,汤以宽治民而除其邪,稷勤百谷而山死,文王以文昭,武王去民之秽。

【注释】

[38]成命:命名,定名。

[39]颛顼(zhuān xū):传说中上古时代的首领,高阳氏。

[40]单:同“殚”,竭尽全力。

[41]辑:和睦。

【译文】

“圣明的先王制定祀典的准则:但凡能够施行法令而受到百姓拥护之人,祭祀他;但凡努力王事而以身殉国之人,祭祀他;但凡因功劳卓着而使国家安定之人,祭祀他;但凡能够抵御重大灾害之人,祭祀他;但凡能够抵御重大祸患之人,祭祀他。不是这一类的,不在祀典之内。从前神农氏拥有天下,他的后代名叫柱,柱能种植各种谷物和菜蔬。后来夏朝兴起,周的始祖弃继承了柱的事业,所以人们把他当做谷神祭祀他。共工氏称霸九州,他的后代名叫后土,后土能够治理九州的土地,所以人们把他当做土神祭祀他。黄帝能够给各种事物命名,并能教化百姓使之共享财产;颛顼能够继承并光大黄帝的事业;帝喾能够根据日月星辰的变化规律而制定历法,使百姓安定;尧能够公平实施刑法,使百姓有法可依;舜能够勤政爱民,以致身死苍梧之野;鲧因治理洪水而被处死;禹能以德行接替鲧的事业,继续治理洪水;契任司徒而使百姓和睦相处;冥为政勤勉而死于水中;汤从宽治理百姓并替他们除掉暴君夏桀;后稷致力于农事而死在山间;文王以文德昭着;武王伐纣为民除害。

【原文】

故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42],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面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杼,能帅禹者也[43],夏后氏报焉;上甲微,能帅契者也,商人报焉;高圉、太王,能帅稷者也,周人报焉。凡禘、郊、祖、宗、报,此五者,国之典祀也。加之以社稷山川之神,皆有功烈于民者也。及前哲令德之人,所以为民质也;及天之三辰,民所以瞻仰也;及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及九州名山川泽,所以出财用也。非是,不在祀典。今海鸟至,己不知而祀之,以为国典,难以为仁且知矣。夫仁者讲功,而知者处物。无功而祀之,非仁也;不知而不问,非知也。今兹海其有灾乎?夫广川之鸟兽,恒知而避其灾也。”

【注释】

[42]禘:古代天子祭祀祖先的大典。祖:祭祀开国的祖先。

[43]帅:遵循的意思。

【译文】

所以,有虞氏禘祭黄帝而祖祭颛顼,郊祭尧而宗祭舜;夏后氏禘祭黄帝而祖祭颛顼,郊祭鲧而宗祭禹;商朝人禘祭帝喾而祖祭契,郊祭冥而宗祭汤;周朝人禘祭帝喾而郊祭后稷,祖祭文王而宗祭武王。幕能够遵循颛顼的规矩,有虞氏便为他举行报恩祭;季杼能够遵循夏禹的规矩,夏后氏便为他举行报恩祭;上甲微能够遵循殷契的规矩,商朝人便为他举行报恩祭,高圉、太王能够遵循后稷的规矩,周朝人便为他们举行报恩祭。禘、郊、祖、宗、报,这五种祭祀,就是国家的祭祀大典。加上土神、谷神、山川之神,都是对百姓有功德的;还有那些前代有智慧和有美德的人,都是百姓学习的榜样;天上的日月星辰,都是百姓所仰望的;地上的金木水火土,都是万物赖以生长繁殖的;九州的大山川泽,都是赖以出产财富的。除此之外,则不在国家的祀典之内。现在,一只海鸟飞来,还不知道它的来历就去祭祀它,甚至将其列为国家的大典,这确实很难被认为是仁爱和智慧了。仁者善于评价功劳,智者善于处理事物。海鸟对于民众毫无功绩而去祭祀它,算不上是仁;不知道祭祀的制度却又不请教他人,算不上是智。现在这一带海上恐怕要发生灾害了吧?那些大海上的鸟兽,总是预先知道并躲避即将到来的灾害的。”

【原文】

是岁也,海多大风,冬暖。文仲闻柳下季之言,曰:“信吾过也。季子之言,不可不法也。”使书以为三策[44]。

【注释】

[44]策:古代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

【译文】

这一年,海上常起暴风,冬天也很暖和。臧文仲听了展禽的话说:“确实是我的错啊!展先生的话,不可不牢记啊!”并让属下把他的话写了三份存留起来。

【评析】

本文开篇即言鲁国都城东门外一只名叫“爰居”的海鸟停留两天不走,因此执政大夫臧文仲便命人前去祭祀,进而引起展禽的一番议论。

展禽开门见山,以祭祀乃国之大典为由,驳斥了臧文仲的轻率。接着详细讲述了圣人的祭祀之礼。首先指出祭祀的标准:祭祀是当时国家的大事,只有为人民建立了功劳的人以及有益于人民的事物,大家才把它当做神来祭祀,在此之外的均不能被祭祀。

之后,展禽又进一步说明人们祭祀社稷山川之神、前哲令德之人、天之三辰、地之五行以及九州名山川则的原因,这就更加反衬出海鸟“爰居”的无功、无德,继而驳斥了祭祀海鸟的不正确和不明智之举。他历数能够被人祭祀的远祖们的丰功伟绩以及人民对他的仰慕和感激之情,详细介绍了国家祭祀的标准和礼仪,对这一主题做了很好的说明。

最后,臧文仲听到展禽的一番言论后,不仅承认自己的过错,还命人将展禽之言记录下来,显示了臧文仲的宽大胸襟。

猜你喜欢
  • 袁宏道《越中杂记》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袁宏道《越中杂记》 袁宏道 湘湖 萧山樱桃、 鸷鸟、 蓴菜皆知名, 而蓴尤美。 蓴采自西湖,浸湘湖一宿然后佳。若浸他湖便无味。浸处亦无多地,方圆仅得数十丈许。其根如荇。其叶微类初出水荷钱。其枝丫如珊瑚

  • 咏花诗词之《朱槿花》全诗原文鉴赏

    李绅 瘴烟长暖无霜雪,槿艳繁花满树红。 每叹芳菲四时厌,不知开落有春风。 李绅这首咏槿花诗当是长庆四年二月被李逢吉陷害贬端州司马以后,直至宝历元年(825)五月量移江州以前时作的。端州是今广东省西江流

  • 《五老游河歌》原文与鉴赏

    作者: 戎耀文 【本书体例】

  • 《望梅调·董文友》原文与赏析

    董文友奴年两七。比陶家八八、李家七七,风情仙韵知难并,自思量,可及十分之七。却似天

  • 乐府诗《拟行路难 其四》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南朝·宋]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这首诗歌,为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中第四首。全诗共八句,五、七言

  • 李白《历阳壮士勤将军名思齐歌》全诗赏析

    太古历阳郡,化为洪川在。江山犹郁盘,龙虎秘光彩。蓄泄数千载,风云何霮。【雨下对】特生勤将军,神力百夫倍。 作品赏析原序:历阳壮士勤将军。神力出于百夫。则天太后召见。奇之。授游击将军。赐锦袍玉带。朝野

  • 白居易《勉闲游》全诗赏析

    天时人事常多故,一岁春能几处游。不是尘埃便风雨,若非疾病即悲忧。贫穷心苦多无兴,富贵身忙不自由。唯有分司官恰好,闲游虽老未能休。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游记,描绘了他在夜晚游览承天寺的情景。文中融入了诗意的叙述,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感情的笔触,展现出了寺庙的宏伟壮丽与幽静祥和。作品中还体现了苏轼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历史的关注。本文将对这篇文章进行全文解读和翻译,以期更好地理解苏轼的才情和情感表达。

  • 王国维《人间词话·唯言情体物》经典解读

    王国维《人间词话·唯言情体物》经典解读 唯言情体物 美成深远之致不及欧、秦,唯言情体物,穷极工巧,故不失为第一流之作者。但

  • 许晨《第四极》

    序章 人类的极地探索这是公元1912年早春的一天,以英国上尉罗伯特·斯格特为首的五人南极探险队,经历了数月地狱般的旅程,终于成功到达了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