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沈约《别范安成》离别古诗鉴赏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 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 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 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这是一首离别诗。范安成,名范岫,字懋宾。他在萧齐时曾为安成内史,故称范安成。据史传记载,沈约与范岫有相当深厚的交谊。他们两人都是幼年丧父,身世相同,心性相通。刘宋时,他们共同受到安西将军刘兴宗的礼遇,沈约为参军兼记室,范岫为主簿。入齐后,又都同游于竟陵王萧子良门下,同在文惠太子的东宫以文才见引。再看此诗,第一联说“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可见他们少年时代就已相知相识了。那时候,他们青春年少,踌躇满志,满以为一次离别算不了什么,天长日久,相聚的日子多得很。“前期”,即别后预定再会的日子;“易前期”,把分别后的再会看得很容易。这可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了,少年不识离别的滋味。想不到岁月蹉跎,世事蹭蹬,人生如过眼烟云,倏忽就是几十年。昔日风华正茂的青年好友,今天把酒相逢之时,已是垂垂老暮、须髯尽白了。“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虽是寻常语,家常话,但蕴涵却甚丰富、复杂。
沈约历仕宋、齐、梁三代,眼看朝代兴衰,更替无常,无数亲朋好友,纷纷谢世,鲜有善终——世事苍茫,人生多蹇,今日把手相逢,已非昔日相离相别之时了,真有“而今识尽愁滋味”之慨!寻常诗句,包涵了多少人生的感喟啊!惟其如此,诗人才更加珍惜这次短暂的相逢。不久以后,他们又将分别了。少年之别,转眼已届耄耋之年;那么,老年之别呢?诗人的心情更加沉重了:“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亲爱的朋友,请不要以为这一杯饯别之酒太微薄,微不足道,须知今日离别之后,恐怕今生今世难有把酒相逢的机会了!据韩非子载,战国时人张敏与高惠友善,张想念高,梦中往寻,中途迷路而返。最后二句即用此典,意谓分别以后,即使在梦中也难以相会,那么用什么来聊慰我的一腔相思之情呢?一言既出,依依惜别之情油然而生,令人不胜感慨之至。沈约曾提出作诗“三易”的原则,其中之一就是“用事易”。这诗最后一联用典,巧妙贴切而不露斧凿之痕,言若己出,确实体现了“用事易”的原则。
此诗抒情线索上有着鲜明特征。前四句写少年离别之“易”,后四句写老年离别之“难”,而络绎奔流在诗的底蕴的,则是“难”的深沉慨叹。诗人以“明日难重持”为感情枢纽,往前推移——念及少年意气的“易前期”,不由充满了追悔和遗恨;往后瞻望——遥想别后的相思,更增惆怅和哀伤之感。而且,惟有少年之“易”,才反衬、加重了老年之“难”的伤感;也惟有老年之“难”,才写尽说透少年之“易”的轻率。在这“易”与“难”的纷纭交错之中,一缕缕充满人生感喟的情丝,脉脉吐出,全诗也因而具有了丰富的涵载容量。
因此,此诗在离别的哀愁之中,还含有对人生进行反思的意味,它之所以超越一般的离别之作、能够千年来被传诵不衰,其奥秘大概也正在于此吧。
-
李白的诗词名句集锦鉴赏 李白生前就有诗名。贺知章一见就称他“谪仙人”.杜甫对其诗歌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赞其“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
-
宋词典故·纤秾合度 【出典】 《文
-
《角招》 甲寅春,予与俞商卿燕游西湖,观梅于孤山之西村。 ① 玉雪照映,吹香薄人。 ② 已而商卿归吴兴,予独来,则山横春烟,新柳被水,游人容与飞花中。 ③ 怅然有怀,作此寄之。商卿善歌声,稍以儒雅缘饰
-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
交友类名言赏析《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出自哪里,
-
蒿里无名氏【原文】蒿里[1]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2]。鬼伯一何相催促[3],人命不得少踟蹰[4]。【注释】[1]蒿(hāo)里:魂魄聚居之地。[
-
蝶恋花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出处】唐王翰《 凉州词 》。 【意思】喝醉了躺在沙场上,你们也 别笑,自古以来,征战的人有几个是活 着回来的? 沙场:平沙旷野。一说指 战
-
欲食半饼喻 【原文】 譬如有人,因其饥故,食七枚煎饼。食六枚半已,便得饱满。其人恚悔[1],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饱足,由此
-
陆游 纷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 常思南郑清明路,醉袖迎风雪一杈。 这是一首吟咏白色梨花的绝句,乍一看来似乎很好理解,意义也很浅近,但如仔细品味,再参之以作者的思想与经历,就会感到其中所蕴含的思
-
志士惜妄动,知深难固辞。如何久磨砺,但取不磷缁。夙夜听忧主,飞腾急济时。荆州过薛孟,为报欲论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