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僧孺《春思》思妇因春怀夫诗
春思·王僧孺 雪罢枝即青,冰开水便绿。 复闻黄鸟声,全作相思曲。
冬雪初罢,树木的枝条便已悄悄绽出青青的嫩芽;冰开始消溶,水面荡漾着阵阵绿色的涟漪。在这春回大地之时,每日独守空闺的思妇,也走下绣楼。她来到了春天的怀抱里,尽情呼吸着春天的清新空气,仿佛自己干渴的心田也得到滋润,开始复苏。当然,在这样美好的春光里,她也绝不会忘怀自己日夜思念的夫君:她与他分手,正是“杨柳依依”的时节,她还曾亲手折柳为夫君送别。那柔丝千缕、袅娜低垂的杨柳,正象征着他们夫妇之间缠绵缱绻、难舍难分的一段柔情。如今柳枝又一次泛出了青色,自己的亲人该归来了吧?何况冰雪已经消溶,可以大大减轻道途上风霜跋涉之苦。
突然,树上传来黄莺的恰恰娇啼,打断了思妇的遐思。鸟儿每一声宛转的歌唱,在思妇听来,都是一支深情的相思之曲。诗·豳风·东山末章有云:“仓庚(即黄鸟,黄莺)于飞,熠耀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这是归来的征人在途中想象当初结婚时的情景:“记得那天黄莺忙,翅儿闪闪映太阳。那人过门做新娘,马儿有赤也有黄。”(余冠英先生译文)也许,此处的思妇也由黄莺的鸣叫,回忆起结婚那天的种种欢悦了吧?于是,她对夫君的怀念更加深沉,对夫君归来的企盼也更加殷切,更加难以抑制了。
此诗意境与诗·小雅·出车的后半有些近似。出车里写到思妇对征人的怀念,是“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最后一章更写到在“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的时节,征人终于凯旋归来。王僧孺此诗可能受到出车的启示,而其笔墨集中,重在写思妇因春怀人之情,特别是她听到黄鸟鸣叫的那一刹那所产生的心理感受,这与出车借景喻情的手法还是不同的。全诗寥寥四句,前三句皆写景,直到第四句才将相思之意略略点明,因而给人以含蓄蕴藉之感,颇具唐人绝句的风致。
明人张溥称王僧孺“诗文新丽顿挫”(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江醴陵集),于此可见一斑。
-
改席台能迥,留门月复光。云行遗暑湿,山谷进风凉。老去一杯足,谁怜屡舞长。何须把官烛,似恼鬓毛苍。 作品赏析此与上章同时之作,初宴南楼,后移台上也。改席台能迥①,留门月复光②。云霄遗暑湿,山谷进
-
玉仙瑶瑟夜珊珊,月过楼西桂烛残。风景人间不如此,动摇湘水彻明寒。 作品赏析楼西:一作西楼。
-
勋业终归马伏波,功曹非复汉萧何。扁舟系缆沙边久,南国浮云水上多。独把鱼竿终远去,难随鸟翼一相过。知君未爱春湖色,兴在骊驹白玉珂。 作品赏析原注:时甫除京兆功曹,在东川。《杜律演义》:此必作于广
-
苒苒渭滨族,萧萧尘外姿。如能乐封殖,何必醉中移。
-
山斋方独往,尘事莫相仍。蓝舆辞鞍马,缁徒换友朋。朝餐唯药菜,夜伴只纱灯。除却青衫在,其余便是僧。 作品赏析别花:一作惜花。
-
一入吴王殿,无人睹翠娥。楼高时见舞,宫静夜闻歌。半露胸如雪,斜回脸似波。妍媸各有分,谁敢妒恩多?
-
此生念念浮云改,寄语长淮今好在。故人宴坐虹梁南,新河巧出龟山背。木鱼呼客振林莽,铁凤横空飞彩绘。忽惊堂宇变雄深,坐觉风雷生謦欬。羡师游戏浮沤间,笑我荣枯弹指内。尝茶看画亦不恶,问法求诗了无碍。千里孤帆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 杜
-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出处】唐李白《 古风其十九 》。 【意思】邀我同登云台峰,拜见仙人卫叔卿。恍光惚惚与仙人同去,驾着鸿雁翱翔在高空。 【全诗】 《古风其十九》
-
俱识孙公与谢公,二年歌哭处还同。已叨邹马声华末,更共刘卢族望通。南省恩深宾馆在,东山事往妓楼空。不堪岁暮相逢地,我欲西征君又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