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和《春闺曲》闺中女子思夫闺怨诗
春闺曲·金和 也卷重帘也倚阑,暗缄柳絮寄人看。 东风用尽开花力,吹上侬衣只是寒。
这首写闺中女子春日思夫的闺怨诗,细腻而又含蓄地表现了闺中思妇的神态与心理的变化,情真意切,形象传神。
春来深闺,给这位闺房女子带来的不是欢跃的悦春怡情,却是满腔的怨思愁绪。这从那“也卷重帘也倚阑”的一副伤春而慵倦无聊的神态中,可以发见其中端倪。诗人并未细描重绘,只是连续写出闺中女子常有的两个动作,即卷帘与倚阑这两个生活细节;因是重帘卷罢又倚阑,又加上句中重复使用动作副词“也”字。“也”字重叠,不仅起强调的作用,而且重复用于连续动作,在叙述语气上,造成一种拖沓滞重感,从而把这位闺妇此时此地的满腹愁绪所造成的外露的慵倦无聊的神态,活生生地形象逼真地描绘出来。百无聊赖之余,她寄书夫君,稍可释放心头远念。但写完一信,觉仍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心意,又偷偷地拣上春柳飞絮,一并封缄在信中寄去,以寄托自己言犹未尽的相思。“柳絮”与“留汝”是谐音。留汝,即牵留住丈夫的人,牵留住丈夫的心。
自上联可知这位春闺少女相思的心理焦点,或者说寄信夫君的主要内容,是“留汝”,向夫君寄告自己的情爱,也暗示了自己的担忧。当然,这种怕失去爱与丈夫的担忧,是从别一面证之以对夫君的深爱。爱之深,才忧之切。下联两句便抓住这种心理焦点,再作强调的渲染:“东风用尽开花力,吹上侬衣只是寒。”诗人借用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句意,反其意而化用其第二句。东风,春风。东风劲吹,万紫千红,百卉竞放,带来满园春色。这撩眼繁花,这明媚春光,是造化之意,是东风之力。然而,天意于我,何以别样对待?东风尽力吹开了百花,何以吹上我身,却只觉其寒,不觉春意?闺妇书已寄出,虽对夫君的情思已吐,但相思之情未断,对爱情的忧虑仍萦绕心头。不知千里之外的夫君,读罢信,能否知我心、解我情,像我爱他、念他那样地同样在爱我、念我,而且急急赶回来与我相聚,圆我们这相思梦,以解释去我的相思苦情。一个“寒”字,也从心理上写闺妇。身寒实是心寒。东风催春,虽天意施人,然于己无着,反生寒意:怨恨之情,充满字里行间。但不直说夫君,只是怨恨天意、埋怨东风,委婉曲折地传达了这位闺妇对夫君的爱怨交加的复杂感情。这种怨恨,正是从深处表现的真挚情爱。所以说,此诗是如此细腻而委婉地写出了春闺女子的相思恋情,颇具唐人风味。
-
鲁有兀者王骀 ① ,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 ② 。常季问于仲尼曰 ③ :“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 ④ 。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 ⑤ ?是何人也?”仲尼曰:
-
《蒲公英》飒飒飘风立,翘翘翰诩然。翾翾轻水岸,擢擢引舟船;栩栩翔如雪,翧翧翯若仙。恋丝柔翦翦,扇羽白翩翩!
-
李孝光:大龙湫记 李孝光大德七年秋八月,予尝从老先生来观大龙湫,苦雨积日夜。是日大风起西北,始见日出。湫水方大,入谷,未到五里余,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形容心怀感恩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感恩的古诗,表达感恩的古诗词,形容感恩的诗句。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 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儿行千里路,亲心千里逐
-
诗的前两句写一位翩翩公子。“骏马娇行”,从马的“骏”写出人的风采;“踏落花”,表明是一次春游途中。陌上相逢,主人公的表现是“垂鞭直拂五云车”,马鞭直拂到她乘的五云车上。可见马与车的距离,马上人与车中人的距离之近,这是暗示主人公和美人本有
-
柳宗元 鹿畏,畏虎,虎畏罴。罴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 楚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兽之音。寂寂持弓矢罂火,而即之山,为鹿鸣以感其类,伺其至,发火而射之。闻其鹿也,趋而至。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
-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1]追旅思,[2]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作品赏析【注释】:[1]黯:形容心
-
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君看道傍石,尽是补天余。
-
原题:用辛稼轩陈同甫倡和韵,送王正子之襄阳,明春归广陵,并嘱其一示何生龙若(何名铁)
-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