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元明清诗词

萨都剌《满江红·金陵怀古》咏史怀古词作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萨都剌《满江红·金陵怀古》咏史怀古词作鉴赏

满江红·萨都剌 金陵怀古 六代繁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螀泣。到如今、惟有蒋山青,秦淮碧。

咏史怀古,一直是古典诗词中的重要门类。就其内容而言,或是借古讽今,以历史来鉴戒现实;或是凭吊古迹,抒发个人的块垒不平;或是评论古人,表达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看法……而本首满江红词则与上述情况有所差异,它所抒发的怀古情绪,几乎近似于一种“纯粹”而又混茫的历史兴亡的感叹。具体来说,它并不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出评判褒贬,也不想借古讽今或借吊古而倾吐个人的愤懑,而只想抒写一种笼统而又深重的历史失落感,亦即:人生飘忽,江山永恒,而即令是人类曾经创造出的那点儿“繁华”业绩,在浩瀚流转的历史长河中也不过是过眼烟云而已。从这一点来看,它的主题思想即可用浩然的四句诗来概括:“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与诸子登岘首)不过,它又不像孟诗那样说得比较平静和平淡,而是显得十分感慨淋漓和悲怆难禁。

因此,萨都剌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的作者,能避开对具体历史问题作出政治和道德的评判,而直探本源地抓住一个本质性的问题(人在历史长河中的飘忽短暂)来写,所以就使本词抒发的怀古情绪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品格,因而也越能激发人们心中的悲剧心理,并获得普遍和深切的共鸣。这就是本词之所以能在前贤已经写出许多“金陵怀古”的名篇之后仍能获得好评的原因之一。

而在另一方面,本词在写作技巧上也有其值得赞赏之处。这就是:词人极善于运用对比法和极善于调动读者学养中的历史文化积淀。从前者来说,它用今与古作对比,又用人事与山川作对比;两相比较,就充分显示了人间沧桑变幻之倏忽,又鲜明对照出了宇宙之永恒与人类活动之若过眼烟云。我们试看它的劈头三句“六代繁华,春去也、更无消息”,先对古与今的对比作了形象化的总提,既使人产生了六代(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均建都于金陵)繁华犹如春光易逝那般短暂的无限怅慨,同时又勾起了人们对于“前朝盛事”的油然缅怀——词人正是一面把读者的追古怀昔的好奇心逗起,一面却又把严酷的现实“端”在他们眼前。故而下文之中即言:你们不是向往六朝的金粉歌舞吗?可现今却只见“荒烟衰草”和“乱鸦斜日”;那象征淫靡的玉树后庭花艳曲早已绝响,而代表屈辱的那胭脂井(隋军破金陵,陈后主与宠妃张丽华等躲入此井,被擒)也只剩下一片荒圮颓垣供人凭吊。面对此种昔盛今衰的强烈反差,读者自然会与作者一齐发出如下的慨叹:“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故在今古对比方面,本词确实收到了引人欷歔生哀的艺术效果。而在人事与自然对比方面则作者的用笔更显冷峻。它先用“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来作泛写(聪明一点的读者自可明白:“山川不为兴亡改”,千百年来的自然地貌,其实是很少变化的;故其“已非畴昔”实际是指枕奠于这块“金陵帝王州”上的人事面貌),底下又以乌衣巷口的燕子和石头城下的春潮依稀似昔来暗衬人间的沧桑变幻,末尾二句则用“到如今、惟有蒋山青,秦淮碧”的冷笔作一意味深长的结束,其中既含有对于“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人间戏剧的嘲笑,又含有对于人生飘忽、宇宙永恒的无奈和慨叹。故在人事与山川对比方面,词人也写得十分出色。

至于本词善于调动读者“历史文化积淀”的特色,则更是显而易见的。它在上片中,化用了人们熟悉的刘禹锡乌衣巷、石头城诗意,在下片中又采用了陈后主一盛一衰时的历史典故,这就使得读者心中贮存的历史文化信息一一跳将出来,从而帮助他们更快和更深地进入本词所构筑的悲剧氛围和怀古心境中去。这种手法对一般汉族词人来讲,并不稀罕;而出现在萨都剌词中(更兼他运用得如此恰到好处和浑然天成),却显得十分的难能可贵。这或许可以见出时至元代,各族文人之间已经具有了相近相通的历史文化意识, 同时也可见到历史悠久的前代文学对于后代作家的沾溉与滋养之功。

猜你喜欢
  • 范仲淹《酬和黄太博》全诗鉴赏

    古籍东南美,蔚蔚幕中议。懿行希圣贤,高文粲游赐。伊余发已秃,偶继立朝士。何以宣王政,甘为时所弃。酌以广州泉,不易伯夷志。直哉心如弦,安虑道边死。窃尝力于古,秉笔庶几至。孰为未闻达,聊以道幽秘。夫君锵以

  • 千家诗《许廷鑅·白菊》题解与鉴赏

    白菊 许廷鑅 正得西方气[1],来开篱下花[2]。 素心常耐冷[3],晚节本无瑕[4]。 质傲清霜色,香含秋露华[5]。 白衣何处去,

  • 《峤屿春潮》明代诗赏析

    峤屿春潮①瀛洲见海色②,潮来如风雨。初日照寒涛,春声在孤屿。飞帆落镜中③,望入桃花去。①峤屿,有山的小岛。峤,尖峭之山。②瀛洲,

  • 《童年的悲哀》

    短篇小说。鲁彦著。写于1929年。作品描写一位为人正直、诚恳而又多才多艺的青年雇农阿成哥的美好形象及其不幸的遭遇。作者热情赞美了这位可敬佩的朋友,同时哀悼和阿成哥一起消逝的自己“最可爱的童年”,表述了

  • 《谐铎》原文和解析

    谐铎 清代文言短篇志怪类笔记小说集。正集十二卷一百二十二篇;续集一卷,残存不满十篇。题“吴门沈起凤桐威氏著”。沈起凤,字桐威,号渔、红心词客,别署花韵庵主人,江苏吴县(今苏州)人,生于清乾隆六年(17

  • 范仲淹《晋祠泉》全诗鉴赏

    神哉叔虞庙,地胜出嘉泉。一源其澄静,数步忽潺湲。此异孰可穷,观者增恭虔。锦鳞无敢钓,长生同水仙。千家溉禾稻,满目江乡田。我来动所思,致主愧前贤。大道果能行,时雨宜不愆。皆如恶祠下,生民无旱年。

  • 西胁顺三郎作品分析

    【生卒】:1894—1982【介绍】: 日本超现实主义*著名诗人、英国文学研究家。生于新潟县。1912年进入庆应大学财经专业。进入大学不久即对

  • 《远别离》禅思哲理诗赏析

    远别离李白①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②,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③?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

  • 辛弃疾《满江红 送李正之提刑入蜀》全诗鉴赏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攻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

  • 《古文·西门豹治邺》鉴赏

    古文·西门豹治邺 褚少孙魏文侯(1)时,西门豹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先秦诗歌
  • 元明清诗词
  • 汉魏六朝诗
  • 千家诗全集
  • 白渔诗集
  • 经典古诗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