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诗《题松汀驿》译文与注释
题松汀驿
山色远含空,苍茫泽国东。
海明先见日,江白迥闻风。
鸟道高原去,人烟小径通。
那知旧遗逸,不在五湖中。
【作者简介】
张祜(约785~849年),字承吉,唐诗人,清河东武城(今邢台清河)人。初寓姑苏,后至长安,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享年70岁。
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而在仕途上却坎坷不达。他的为人和他的著作一样,有其独具的风格特点,纵情声色,流连诗酒的同时,还任侠尚义,喜谈兵剑,心存报国之志,希图步入政坛,效力朝廷,一展抱负。在人际交往中,他因诗扬名,以酒会友,酬酢往业,结识了不少名流显官。然而由于他的性情孤傲,狂妄清高,使他多次受辟于节度使,沦为下僚。有心报国,陈力无门,使他只好“幽栖日无事,痛饮读离骚”,“千年狂走酒,一生癖缘诗”。
张祜谢世后,太常博士皮日休送挽诗:“一代交游非不贵,五湖风月合教贫,魂应绝地为才鬼,名与遗篇在史臣”。
张祜诗集10卷468首至今保存完好。其诗风沉静浑厚,有隐逸之气,但略显不够清新生动;吟咏的题材相当丰富(这里面包括众多寺庙的题作和有关各种乐器及鸟禽的诗咏等等)。代表作有题金陵渡、雁门太守行、送苏绍之归岭南、旅次石头岸、隋宫怀古、从军行、爱妾换马、宫词二首、夜宿湓浦逢崔升、听筝、散花楼、悲纳铁、樱桃等,其中题金陵渡和宫词二首流传颇广。集十卷,今编诗二卷(全唐诗中卷第五百一十和五百一十一)。
【注释】
(1)松汀驿:在今江苏省太湖,具体地点不详。
(2)泽国:指太湖极其吴中一带。
(3)迥[音“窘”]:远。
(4)旧遗逸:旧日的隐逸之士。
【诗词译文】
从松汀驿看去,青青的山色远远和天空相连,东边的水乡泽国烟波迷茫。海上黎明之时,最先看到日出;江上白浪滔天,远远地能听到风声。鸟飞之道在高原上,人烟村落条条小道相通。哪知我要寻找的旧时隐逸之士,已不在这太湖之中。
-
这首诗是根据牛郎织女的故事而写成的乐府歌行。南朝梁殷芸《小说》(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七月令》引)云:“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
-
《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做好事心情最快乐,因为不求别人知道;做坏事心情最苦恼,因为生怕别人知道。清·申居郧《西岩赘语》:“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例】
-
(节自 《孙子吴起列传》) 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 ① 。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 ② 。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 ③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
-
作者: 吴小如
-
此诗叙述了织妇终年辛苦而生活艰难,在官府租税和高利贷剥削下,连麻布衣都穿不上的情形,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全诗以第一人称来写,紧紧围绕织妇的勤与贫着墨,层层递进,对比鲜明,语言质朴自然,一
-
为王负杌喻 【原文】 昔有一王,欲入无忧园中欢娱受乐。敕一臣言:“汝捉一杌[1],持至彼园,我用坐息。”时彼使人羞不肯捉,而白王
-
宋·陆游北方多石炭2,南方多木炭,西蜀又有竹炭。烧巨竹为之,易然无烟耐久3,亦奇物。
-
日暮田家远,山中勿久淹。归人须早去,稚子望陶潜。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出处】唐崔颢《 黄鹤楼 》。 【意思1】古时的仙人已经乘着白云走了,那白云在经过千年以后的现在,仍然和往日一样在空中悠游飘浮着;但是,那个已经离去的仙人却从
-
该篇为讽刺王孙公子春日郊游而作。诗人久居长安,熟悉京城风习,看不惯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诗中描写官家子弟穿着罗绮、骑着骏马春游的一番热闹景象之后,有意笔锋一转,劝他们不妨去吊唁野外的垒垒枯骨,因为说不定他们自身就是那昔时的鬼魂所转生。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