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允彝《千秋岁引·丽谯》登览之怀寓兴亡之词作
千秋岁引夏允彝 丽 谯 泽国微茫,海滨寥廓,万堞孤城逼天角。云外龙车碧树悬,霜前雁字当窗落。苧城花,秦山月,都萧索。 刺史风流推琴鹤,暇日高吟倚轩阁。酾酒新亭几忘却。三泖沙明绕郡楼,九峰岚翠扶城郭。铜壶响,晓更催,宛如昨。
此词抒登览之怀,寓兴亡之慨。“丽谯”即壮丽的高楼。依词情推测,似是作于南明将亡之际,作者忧心国事,故登楼远眺,愁情满怀。
词一开始即切入题旨,略去登览经过,直接描绘登临所见阔大之景。“泽国”两句,互文见意,意境浑涵苍茫:海滨平铺,天海相接,以此为背景,虽是“万堞”之城,也显得渺小危弱,而呈逼仄孤危之势。“逼天角”三字,化静为动,摹画出登高所见远城之状,给人压抑之感,折射出词人对国势倾危的忧怀。
“云外”两句,视角由俯视苍茫大地,变为平视高远之景。“云外龙车”,指太阳,相传羲和驱六龙为太阳驾车。远方,西下的夕阳,就像悬挂在树梢上一样;楼外,南飞的大雁,当窗而落投林栖止。这两句写景,用远察树梢龙车、近观大雁沉落,衬出所登之楼的高出云表,而日薄西山、大雁霜林的暮景,又营造出萧条、落寞、衰飒、凄凉的气氛,与词开头所绘寥廓之景相互映衬,越发显现出词人内心的伤感。
歇拍处,以花、月的明艳,反衬黄昏的暗淡,进一步渲染出“萧索”的气氛。这里三个三字句连用,有点染之妙,且以短承长,笔势动荡摇曳,一字一顿,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词人置身苍茫寥廓且又高危之处,忧怀难已,悲情不胜的内心情状。
过片三句,词笔宕开,转写“刺史”(词人自称)的风流俊赏,将沉郁词情振起。“琴鹤”,本指为官清廉,唐郑谷有赠富平李宰诗云:“夫君清且贫,琴鹤最相亲。”这里引申指高雅出俗的情怀。“酾酒新亭”,用新亭泣泪典。世说新语·言语记:东晋初,过江士人每至暇日,常相邀至新亭饮宴。周顗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众人皆相视流涕,唯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这三句用暇日高吟、酾酒轩阁的举动,描画出词人的高情逸态,同时,风流俊赏之时,犹难忘怀国事,又见其心存天下之志。
“三泖”两句,是楼外黄昏之景。“三泖”,湖名,在今上海松江,有上泖、中泖、下泖,合称三泖。与上片“云中龙车”之景相比,此时已是夕阳山外了。暮霭渐浓,九峰烟岚渐拥城郭,只有三泖流水,倒映落日余晖,沙滩空明,如玉带绕楼——外明内暗,楼中暮色之浓,可想而知。这两句写黄昏之景,实明虚暗,明暗对照,将上片所绘萧索之景,涂抹得更显凄凉。
结尾三句,写暮夜所闻。置身云外高楼之中的词人,沉浸于深深的思虑之中,全然不觉时间的推移,倏忽已至夜深,当铜壶滴漏之声将他惊醒时,已是天色将晓。这末三句,不写其景而绘其声,以有声衬无声,恰似于无声处的惊雷,潜蕴着词人的无限伤感:试想,若不是心驰象外,别具怀抱,一心只为登楼赏玩者,如何会在漆黑的高楼中静处一夜而不觉!
词写登览所见所感,绘形、绘色、绘声,并将一腔忧怀融入其中,景为空旷阔远之景,色为冷艳凄楚之色,声为幽微断残之声,情则起伏多变,基调不离悲伤。形、色、声、情交相汇融,烘托出“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词人形象。那重重的暮色,岂不正是南明王朝日薄西山的象征?读史玩词,已经可以咀嚼出几分亡国之痛了。
-
张骼、辅跞挑战楚军 (襄公二十四年) 【题解】 春秋时代打仗的时候有这样一个前奏,就是两军正式交战之前,先派出猛将前往敌阵挑
-
《教道不严,是师怠惰之过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师道类名言赏析《教道不严,是师怠惰之过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原题】:子瞻再和前篇非惟格韵高绝而语意邓重相与甚厚因复用韵答谢之
-
苏轼游人脚底一声雷, 满坐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 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滟金
-
仲弓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 尔所不知,人其舍诸?”便见仲弓与圣人用心之大小 推此义,则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
横塘 范成大 南浦春来绿一川[1],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2]。 [题解] 横塘,在今江苏苏州西南。
-
治国第一 治国之政,其犹治家。 [1] 治家者务立其本,本立则末正矣。 [2] 夫本者,倡始也,末者,应和也。 [3] 倡始者,天地也,应和者,万物也。 [4] 万物之事,非天不生,非地不长,非人不成
-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出处】唐钱起《 赠阙下裴舍人 》。 【意思】暖阳不能消散穷途落魄之憾,遥望天空常常怀有捧日赤心。十年来频频献赋还知音未遇,我
-
苏轼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於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於今,而将见於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虽平,不敢忘战。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
-
公老我亦衰,相见恨不数。临行一杯酒,此意重山岳。歌词纻清,琴弄黄钟浊。诗新眇难和,饮少仅可学。欲参兵部选,有力谁如荦。且作东诸侯,山城雄鼓角。南游许过我,不惮千里邈。会当闻公来,倒屣发一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