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七律·秋兴其三》千家诗赏析
杜甫七律·秋兴其三千家诗赏析
杜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一〕,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二〕,刘向传经心事违〔三〕。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四〕。
〔一〕信宿:再宿,连宿两夜。古代称一宿为宿,二宿叫次,二次以上叫信。还泛泛:仍在水上漂浮。
〔二〕匡衡抗疏:汉元帝时匡衡多次上疏,议论朝政,升光禄大夫、太子少傅。这里诗人慨叹自己任左拾遗时上书救房琯,结果遭贬。
〔三〕刘向传经:汉宣帝时,刘向奉命传授穀梁传,在石渠阁讲论五经(诗经、尚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著作),汉成帝时又点校内府五经。这里诗人以刘向自比,感叹自己虽有传授经书、辅佐朝廷的愿望,但往往事与愿违,反而被朝廷疏远。
〔四〕五陵:长安北郊五座汉代帝王陵墓,即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汉代每建一座陵墓,都将各地豪族外戚迁到附近。轻肥:轻裘肥马,豪贵生活。
【点评】诗歌表现晨曦中的夔州虽然秋色清明、江色宁静,并没有给诗人带来内心的平静。诗人回顾往昔,慨叹诸事不遂愿。
-
初霁独登赏,西楼多远风。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高树下山鸟,平芜飞草虫。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
-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
-
诗的前两句,高度凝练地追述了杜甫亲身遭际的战乱背景。由于唐玄宗晚年的淫奢昏聩,触发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中原大地顿时惊惶纷乱,两京相继失陷,玄宗仓猝奔蜀,多年的繁华景象化作一片狼烟胡尘,大唐帝国的“太平盛世”从此一去不返。这是对历史的沉
-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
《先秦散文·礼记·学记(节选)》原文鉴赏 玉不
-
张炎词宗师姜夔,崇尚清空骚雅,袁易以其隐逸生活中对春情的感触入词,确实颇得“清空”之三昧,登堂而近于入室了。
-
这篇学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论述的层次极为清楚,文章结构非常严密。全文分五大段。第一、二两段写古人立学,培养人才,人才出而天下治。
-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本卷《春宵》已介绍。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
-
行行重行行 【原诗】:行行重行行(1),与君
-
七真祖师列仙传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序刊本《七真祖师列仙传》正文书影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序刊本《七真祖师列仙传》正文书影 清代白话长篇神魔鬼怪小说。一名《七真列仙传》,又名《七真传》。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