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昇《钓台》咏史东汉严光事诗
钓台·洪昇 逃却高名远俗尘,披裘泽畔独垂纶。 千秋一个刘文叔,记得微时有故人。
这首七绝题为“钓台”,咏东汉严光事。严光,字子陵,会稽余姚人,少有高名,与光武帝同学,及光武即帝位,乃变姓名,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令人于州郡访之。后齐地有人上言,见一男子,披羊裘,钓于泽中。帝疑为光,乃备安车玄帷,专使往聘,三反而后至、舍北军客馆中,车驾即日临幸。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耶?”光眠不应,良久熟视曰:“尧著德位,巢父洗耳,士固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我竟不能下汝耶?”于是升舆,叹息而去。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退隐于富春山(在今浙江桐庐)。后人称其游处之地为严陵山、严陵濑。垂钓之处,称严陵钓台。事见后汉书·隐逸传。钓台,下瞰富春渚,有东西二台,各高数百丈。
诗的前两句:“逃却高名远俗尘,披裘泽畔独垂纶。”概说严光能逃却高名,甘心披羊裘独自在富春渚垂钓,对世间荣禄,毫不动心。堪称特立独行之士。因之后世咏其人其事者,多以赞颂为主,如李白古风其十二咏严陵事云:“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身将客星隐,心与浮云闲。长揖万乘君,还归富春山。清风洒六合,邈然不可攀。”对他表白高度崇敬的心情。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赞其高风亮节云:“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可见其事迹感人之深。
然而严光的行事,如果拿儒家的标准来衡量,也还有可议之处,儒家以利济天下为目的,所以有“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之说。严光当国家中兴之际,民生凋敝,人才寡少,为君者,虑恐德薄才浅,致生民之受患,礼贤之心甚切,是以致光于朝,而光乃飘然以往,不以天下苍生为念,惟以栖岩滨水为乐。中国非不可有为之世,光武非不可共事之君,而光以逃名为高,虽说士各有志,殆亦昧于行藏出处之理者。所以作者在这首诗中对于严光,只说他“逃却高名”“远离尘俗”,不作更多的称誉。
再看诗的后两句:“千秋一个刘文叔,记得微时有故人。”这两句以重笔表彰了严光的故人——刘秀。也是这篇诗命题的主旨。作者感念三千载以来,历史上的君主,能不忘微时故人者,只有刘文叔一人,“文叔”为汉光武帝刘秀之字,光武即位独能不忘贫贱之交,礼贤访士,希望旧时相知之故人,能助其为治,这在历史上实属罕见。以视越王勾践、汉高祖刘邦等人在其尊显之后,就残害其共处贫贱、患难时之故人,尤为不可同日而语。即以严光而论,倘非刘文叔三次遣人礼聘,未必能留下高世绝俗的清名,纵使隐居岩壑,垂钓水滨,久后也不过与蒿莱一同归于自然而已。作者如此着笔,可谓独具只眼,善于立言。宜乎沈德潜评此诗云:“表彰光武帝,正所以感叹在贵忘贱者之古今皆然也(清诗别裁集)。”
-
[唐]王绩前旦出园游,林华都未有。今朝下堂望,池冰开已久。雪避南轩梅,风催北庭柳。遥
-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
名言: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
清晨琳阙耸漓岏,弭节斋坊暂整冠。玉案拜时香袅袅,画廊行处佩珊珊。坛场夜雨苍苔古,楼殿春风碧瓦寒。我是蓬莱宫学士,朝真便合列仙官。
-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
十二五世同居十二五世同居 张全翁言,潞州有一农夫,五世同居。太宗讨并州,过其舍,召其长,讯之曰:“若何道而至此?”对曰:“臣
-
江山虽有余,亭榭苦难稳。登临不得要,万象各偃蹇。惜哉垂云轩,此地得何晚。天功争向背,诗眼巧增损。路穷朱栏出,山破石壁狠。海门浸坤轴,湖尾抱云巘。葱葱城郭丽,淡淡烟村远。纷纷乌鹊去,一一渔樵返。雄观快新
-
顾亭林尝自言:“学究天人,确乎不拔,吾不如王锡阐。读书为己,探赜洞微,吾不如杨雪臣。独精三礼,卓然经师,吾不如张尔岐。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吾不如傅山。坚苦力学,无师而成,吾不如李容。险阻备尝,与时屈伸
-
古文观止·司马迁·管晏列传 管仲夷吾者, 颍
-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名句】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匾: 同扁。铜豌豆: 原是妓女对老狎客的昵称。这里含有性格坚强的意思。句意: 我是一颗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 响珰珰
-
移民[西班牙]马·巴尔加斯·略萨 著朱景冬 译作者简介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1936~),原为秘鲁作家,1990年竞选总统失败后移居西班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