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七绝·客中初夏》千家诗赏析
司马光七绝·客中初夏千家诗赏析
司马光〔二〕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一〕客中:作客他乡。
〔二〕司马光(1019—1086):北宋杰出的史学家和散文家,字君实,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世称“涑水先生”。学识渊博,音乐、律历、天文、术数皆极其妙。仁宗宝元初二十岁中进士,曾任谏议大夫,神宗熙宁初拜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实行变法,司马光竭力反对。熙宁四年(1071)退居洛阳。司马光退居洛阳十五年,专门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直到元丰八年(1085)宋哲宗即位,受召到京城任尚书左仆射,上任后立即废除新法,数月后卒。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著作收在司马文正公集中。
【点评】诗题一作居洛初夏作。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四月,当时司马光客居洛阳,编撰资治通鉴。这是一首夏日即景之作,诗人抓住初夏特有的天气特征和景物,远景近景相结合,虚景实景相衬托,形象鲜明,境界恬静,描绘出一幅清新明快的夏日小景。也有人认为诗人以葵花作喻,抒发对皇帝忠贞不渝的感情。
-
【名句】学而不已 ① ,阖棺 ② 乃止。 【注释】①已:停止。②阖棺:盖上棺材。 【释义】学习不要停止,直到死了才可以停止。 【点评】要活到老,学到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韩婴《韩诗外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中国古诗词意象分析,内容包括中国古诗意象大全,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分析,古诗常用意象分析。常见意象示例 树木类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竹:气节、积极向上
-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之前,我不知道荡口古镇。在我的无知中,荡口古镇已经存在了六百多年。第一次站在荡口古镇某一间老房子里的残砖上时,我忽然间有一种错乱的
-
徙倚秋原上,凄凉晚照中。水流天不尽,人远思何穷。问谍知秦过,看山识禹功。(余杭,始皇所舍舟也。西北舟杭山,尧时洪水,系舟山上。)稻凉初吠蛤,柳老半书虫。荷背风翻白,莲腮雨退红。追游慰迟暮,觅句效儿童。
-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计》)鉴赏 这是《孙子兵法》开首《计》篇的第一句话。应该说,此言是一个警句。孙子用深沉的语调告诫人们:“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
意在诗外。(刘宏煦《唐诗真趣编》) 【诗例】 古碑 姚合 荒田一片石,文字满青苔。 不是逢闲客,何人肯读来? 【解析】 “意在诗外”,是指诗歌创作的立意主旨或诗歌的意蕴、意境,体现于诗歌的文辞或形象之
-
《梁实秋雅舍》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梁实秋 到四川来,觉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经济。火烧过的砖,常常用来做柱子,孤零零的砌起四根砖柱,上面盖上一个木头架子,看上去瘦骨嶙嶙,单薄得可怜;但是顶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一到6年级上下册的古诗词,内容包括1到6年级的所有古诗,,一至六年级上下册所有古诗词,一年级至六年级的古诗词(上下册)人教版。【一年级上册】[2]画 唐朝•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静夜思 唐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
-
国学名句“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出处和解释
【名句】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 语出《荀子·非十二子》。不懂就问,不会就学,虽然有才能但必须谦让,然后才能成为有道德的人。让:谦让,退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