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千家诗全集

张继《枫桥夜泊》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张继《枫桥夜泊》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生卒年不详,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樊)人。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举进士,天宝十四载(755)一月,安禄山之乱爆发,张继曾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肃宗至德中曾任御史,代宗大历年间任检校祠部员外郎、洪州(今江西南昌)盐铁判官,没于洪州。著有张祠部诗集,全唐诗录其诗一卷,全唐诗续拾补其诗三首又二句。

枫桥夜泊一作晚泊,一作夜泊松江。宋范成大吴郡志卷十七桥梁说:“枫桥在阊门外九里道傍,自古有名,南北客经由,未有不憩此桥而题咏者。”阊门即苏州城西门。

首句写黎明时所见到的景象。“乌”指乌臼鸟,其特点是一到天亮时就会叫,如南朝民歌读曲歌说:“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愿得连冥不复曙,一年都一晓。”将乌臼鸟与雄鸡相提并论,可见它们都会黎明即啼。“霜满天”实际上是霜满地,指到处都是白花花的霜,再说黎明时天色与霜也比较接近。“霜满天”也表明已进入深秋初冬时节

后三句倒叙昨夜停泊在枫桥边的所见所闻所感。次句写作者晚泊枫桥的目的是为了睡觉,但是他迟迟没有睡着,以至于见到了“江枫”和“渔火”这些令人分外忧愁的景色。“江枫”是深秋时节标志性意象,早在战国时代,宋玉所作招魂的最后就写道:“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其意境与诗人所见之景、所怀之情非常吻合,所以诗人在诗中化用了这一意境。不过“江枫”也是诗人所见之实景。因为与张继同时的刘长卿在登吴古城歌中写道:“天寒日暮江枫落,叶去辞风水自波。”他在秋杪江亭有作中又说:“寂寞江亭下,江枫秋气斑。”既然刘长卿能看到苏州地区的江边枫树,张继当然也能看到。“江枫”这一意象在诗中表达了忧愁的情绪。“渔火”反衬了夜晚的深沉与黑暗,同时也很容易使诗人联想到捕鱼人一家在船上团聚,而自己却孤身一人漂泊在水上。

三、四两句写诗人直到半夜三更都没有睡着。明人王鏊撰姑苏志卷二十九寺观上云:“寒山禅寺在阊门西十里枫桥下……相传寒山、拾得常止于此,故名,然不可考也。”可见寒山寺与枫桥相距不远,而夜半又非常寂静,故诗人能清晰地听到钟声。夜半钟声既打破了半夜的寂静,又凸显了半夜的寂静。

总之,这首诗写诗人夜泊枫桥时,整个晚上都愁得没有睡着觉。作者为何如此忧愁呢?从前面所介绍的写作背景中可以看出,他的愁里交织着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这首诗之所以成了写愁的代表作,还在于作者将这种深深的忧愁充分地表现了出来。此诗成功地采用了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相结合的方法,多角度地展现了静寂的世界,“月落”、“江枫渔火”写所见,“乌啼”、“夜半钟声”写所闻。“月落”写天之远,“霜满天”写地之广,所写又都是深秋季节的典型景象,它们都承载了诗人深深的忧愁。作者还巧妙地将所见、所闻、所感糅合在一起,诗人通过“乌啼”引出“月落”与“霜满天”;通过“钟声”使作者想到已经“夜半”,想到自己在“客船”上,“独在异乡为异客”,尚无归宿的感觉便油然而生。此外,该诗采用的倒叙手法也增色不少,作者将黎明时的所见、所闻、所感置于开头,先给读者留下一个鲜明的印象,而将“夜半钟声”置于最后,又让人回味无穷。

猜你喜欢
  • 研柔古诗词名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研柔古诗词名句,内容包括带有柔字的名言警句或者古诗词,有关以柔克刚的名言警句古诗词,带“柔”字的诗句。出自北宋诗人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

  • 苏轼《病中独游净慈谒本长老周长官以诗见寄仍邀游》全诗鉴赏

    卧闻禅老入南山,净扫清风五百间。我与世疏宜独往,君缘诗好不容攀。自知乐事年年减,难得高人日日闲。欲问云公觅心地,要知何处是无还。(《楞严经》云:我今示汝无所还地。) 作品赏析原题:病中独游净慈谒本长老

  • 古代名句“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注释与译文

    【名句】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注释与译文]从,任意。度,通“渡”,越过,这里指传授。金针,相传古时有个郑采娘,农历七月七日祭织女,织女送她一枚黄金针。这两句的意思是:绣出来的鸳鸯可以任意让

  • 李白《过汪氏别业其一》全诗赏析

    游山谁可游,子明与浮丘。叠岭碍河汉,连峰横斗牛。汪生面北阜,池馆清且幽。我来感意气,捶炰列珍羞。扫石待归月,开池涨寒流。酒酣益爽气,为乐不知秋。畴昔未识君,知君好贤才。随山起馆宇,凿石营池台。星火五月

  • 李商隐《宋玉》全诗赏析

    何事荆台百万家,惟教宋玉擅才华。楚辞已不饶唐勒,风赋何曾让景差。落日渚宫供观阁,开年云梦送烟花。可怜庾信寻荒径,犹得三朝托后车。

  •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注释、译文和感悟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是孔子在《论语》中的名句。注释指出,只要人民停止辛勤劳作,即可实现小康。译文表明,只要人们适度劳作,就能过上富裕的生活。这句话让我明白,努力工作是实现幸福的基础,但也要注意适度,不要过度劳累,才能真正享受小康生活。

  • 苏轼《次韵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见寄四首》全诗鉴赏

    老人痴钝已逃寒,子复辞行理亦难。要到卢龙看古塞,投文易水吊燕丹。(余昔年辞免使北。)胡羊代马得安眠,穷发之南共一天。又见子卿持汉节,遥知遗老泣山前。毡毳年来亦甚都,时时鴂舌问三苏。(予与子由入京时,北

  • 王勃《秋江送别二首》全诗赏析

    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永遇乐 【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

  • 《春日杂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郊野的美好景色。诗的大意说:村东的青山,远远望去,呈现出一片墨绿的颜色,就像女孩子用来描眉的青黑色的黛墨一般漂亮。一条长溪,溪水蜿蜒曲折地向着远方流去。岸边嫩绿的杨柳开花结籽,微风吹来,片片柳絮随风飘舞。鸟雀不知道郊野外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先秦诗歌
  • 元明清诗词
  • 汉魏六朝诗
  • 千家诗全集
  • 白渔诗集
  • 经典古诗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