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复古《月夜舟中》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月夜舟中
戴复古
满船明月浸虚空,绿水无痕夜气冲。
诗思浮沉樯影里,梦魂摇曳橹声中。
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
数点渔灯依古岸,断桥垂露滴梧桐。
戴复古,卷二初夏游张园已介绍。他的主要生活经历是长期在外漂泊,这在他的诗中有鲜明的反映,如石屏诗集卷五再赋惜别呈李实夫运使:“一生漂泊老江湖。”萧学易何季皋和作别诗佳甚再用前韵:“少年行脚白头归。”镇江别总领吴道夫侍郎时愚子琦来迎侍朝夕催:“落魄江湖四十年。”滕审言相遇话旧:“一生奔走成何事?尘满征衫雪满簪。”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五石屏词一卷提要云:“复古陆游门人,以诗鸣江湖间,方回瀛奎律髓称其豪健轻快,自成一家。”
月夜舟中一作月中泛舟,这两个题目所表达的含义不尽相同,前者的意思是人在月夜舟中是为了赶路,后者的意思是人在月夜舟中是为了游览,有人干脆说该诗“描绘了月夜西湖泛舟时见到的凄清冷寂的秋景,表现了诗人孤独悲凉的愁思”。通常泛舟游览是为了寻找快乐,也很少在外面过夜。而从诗的最后一句来看,作者不仅将船停泊在断桥边过夜,而所表达的情感为羁旅之思,所以题目作月夜舟中要确切些。
首联扣题写诗人在舟中所感受到的秋夜水面的明静。起句写船装满了月光,由于水天一色,装满月光的船仿佛不是浸在水中,而是浸在空中。次句写绿色的水面波平如镜,但是夜间寒气逼人。这两句写了舟,写了月光,写了绿水,出齐题面,并构成了富有诗意的意境,为下文做好了铺垫。
颔联承上重点写舟。三句写樯影,好在将诗思与樯影挂上了钩,说自己的诗思在月光照耀桅杆所留下的阴影中浮动。四句写橹声,好在将梦魂与橹声挂上了钩,说自己的梦魂随着橹声而摇荡。诗思与梦魂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这两句诗将它们都物质化了,仿佛能够沉浮与摇曳,这样写显得形象生动。
颈联写诗人在舟中所见所闻。五句写清冷的星星倒映在澄澈的潭水中,六句写掠过红蓼的秋风传来鸿雁的悲鸣声。“冷落”与“悲凉”这两个词表明,诗人赋予了这两句诗以感情色彩。星辰本来是没有什么感情色彩的,雁声即使有感情色彩也与诗人关系不大。诗中说“星辰冷落”与“鸿雁悲鸣”,表明诗人自己心情比较冷落与悲凉。一位长期在外漂泊的诗人具有这样的心情,是十分自然的现象。
尾联写岸边情景。七句写渔船已经靠岸休息,“数点渔灯”说明了这一点,用“数点”来形容渔灯,用词准确,说明诗人的舟与渔船有一定距离。“古岸”也颇能引起人们的遐想,譬如想到渔民们世代在此靠捕鱼为生。末句写诗人所乘之舟停泊在断桥附近的梧桐树下,因为梧桐叶子比较大,所以在积满露水后,能形成水滴,滴在下面的梧桐叶上发出响声,因此在清晨非常宁静的情况下,能被诗人听到。
由于诗人长期乘舟在五湖四海漫游,所以对旅途中的景色十分熟悉,作者从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绘声绘色地描写了这些景色。诉诸视觉的有“满船明月”、“数点渔灯”、“樯影”、“红蓼”等,诉诸听觉的有“橹声”、“鸿雁悲鸣”、“露滴梧桐”等,有的诗歌形象还是多种感觉交融在一起,如“红蓼风”就包含着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
-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眄视指使
名言: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
作者简介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安汉(现四川南充市北)人,史学家,是二十五史中《
-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一个美好的春夜。深邃的天空,星光眨动,银河浩渺;和煦的微风轻轻地
-
双调·蟾宫曲 汤式 冷清清人在西厢,叫一声张郎,骂一声张郎。乱纷纷花落东墙,问一会红娘,絮一会红娘。枕儿余,衾儿剩,温一半绣床,闲一半绣床。月儿斜,风儿细,开一扇纱窗,掩一扇纱窗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出处】唐李白《月下独酌其一》。 【译注】举杯相邀明月一同饮酒,明 月、我和我对着的影子恰好是三个人。表现了无限的孤独感。 【用法例释】 一、用以形容月下独饮 的情状
-
一、菠菜菠菜非我国原产,唐朝时期传入的。《西域传》:“贞观十一年(637年)尼婆罗遣使入献菠薐(léng音)菜。”宋初王溥撰《唐会要》: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中积极的意象,内容包括古诗词中的意象,古诗词中的意象及其含义,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古诗词一般的意象荟萃如下,还给你举例,相信你受益匪浅。月。望月怀人、思乡。唐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杜甫《月夜忆舍
-
爱情是亘古不变的主题,古人写诗词也好,今人写故事也罢,很少有脱离男女情爱话题的。就算是谪仙李太白,也逃不出这个规律圈。
-
日晚长秋帘外报,望陵歌舞在明朝。添炉欲爇熏衣麝,忆得分时不忍烧。日映西陵松柏枝,下台相顾一相思。朝来乐府长歌曲,唱著君王自作词。
-
天净沙·即事 乔吉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 事事风风韵韵, 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乔吉:1280-1345,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山西太原人,流寓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