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卷《乡村四月》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翁卷,生卒年不详,字续古,一字灵舒,永嘉乐清(今浙江乐清)人。曾领乡荐,终生未仕,游历过浙江、江西、湖南、江苏等地,为宋末诗派“永嘉四灵”之一。四库全书收西岩集一卷,全宋诗录其诗二卷又二十七句。
此诗在西岩集中题名乡村四月,千家诗将其改为村居即事,不够切题。千家诗还将此诗作者署为范成大,亦误。范集无此诗,而翁集及选本多归在翁卷名下。
前两句写自然景观。首句写山水颜色,“绿”与“白”这两个形容词都活用成了名词,分别指植物与河水的颜色。这样写突出了色彩,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绿”在这里也可被视为动词,强调山头与平原绿化的过程。“遍”与“满”用得也很好,“满”指梅雨季节的雨水使河流的水位提高了。次句紧扣时令写杜鹃的叫声与梅雨的特征。杜鹃为时禽,梅雨期间,空气的湿度非常大,在下毛毛细雨时看上去如烟似雾,朦朦胧胧。后两句写人事。乡村四月,蚕宝宝刚结茧又要插秧了,可见农民是多么忙碌。
此诗用朴素的语言,选择乡村四月最富有特征的自然景物与农事活动,写出了江南农村既宁静而又忙碌的生活,它是那么和谐而又生气勃勃。诗人是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写农民生活的,所以与反映农民生活疾苦的诗隔了一层。
-
月漉漉,波烟玉。莎青桂花繁,芙蓉别江木。粉态夹罗寒,雁羽铺烟湿。谁能看石帆?乘船镜中入。秋白鲜红死,水香莲子齐。挽菱隔歌袖,绿刺罥银泥。 作品赏析慕鉴湖而作。注:1:月漉漉篇:月漉漉,月光如水之湿也。
-
[南朝]民歌 落日出前门,瞻瞩见子度。冶容多姿鬓,芳香已盈路。 本诗属南朝新乐府民歌《清商曲辞·吴声歌》。这是当时吴地(今长江下游)最有代表性的民歌《子夜歌》 (共四十二首)的第一首。 “《子夜歌》者
-
凡人主之国小而家大 ① ,权轻而臣重者,可亡也。简法禁而务谋虑,荒封内而恃交援者,可亡也。群臣为学,门子好辩 ② ,商贾外积,小民右仗者 ③ ,可亡也。好宫室台榭陂池,事车服器玩,好罢露百姓 ④ ,煎
-
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春色无情故,幽居亦见过。
-
秋声赋秋声赋 北宋·欧阳修 【题解】 此赋作于仁宗嘉祐四年(1059),是欧阳修晚年的作品,当时他已身居高位,但回首坎坷的仕途,
-
【3860】美国政治:激荡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先萌奇译,新华出版社,23万字,2017年7月第1版,59元)△共8章:①不
-
《临乎死生得失而不惧。》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都说女人脆弱,事实上,在爱情中,失恋的男人同样脆弱。正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让男人伤心的事情,失恋一定位列其中。男人失恋了有多痛?
-
导读:我倚身暮色,是你的绝色,成就了我的颜色。你来那时,风正微凉,光正温暖,花正初开,一切,都刚刚好。一轮孤月下一个孤独的你,有着旁人无法企及的孤冷。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爱情散文,希望对你有用! 爱情散文1 夜里很肃静,肃静得连喘气的声音都能听得见,满屋的香象被墙隔着,看得见却摸不着,仿佛距离就在咫尺,却难以突破,心里难痒得要命,却始终突破不了自己。香就象在头顶飘荡,还象被香吸引,不约而同的往她的房间看去,那美叫他止不住的想,仿佛在看到
-
我见到这块菜地的时候,茄子已成秋茄子相,个小如小笼包,不曾垂展如臂,色褐如淡墨痕,不曾老红似黑。秋天已来了好些时候了,我想延安将是